徒唤奈何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úhuàn-nàihé
[regret in vain;utter bootless cries] 白白叫喊,无可奈何
- 徒 tú ㄊㄨˊ1)步行:~步。~涉。2)空:~手。3)白白地:~然。~劳...
- 唤 huàn ㄏㄨㄢˋ1)呼叫,喊:~起。~醒。叫~。召~。呼~。·参考词...
- 奈何 nài hé①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徒唤~│...
- 奈何 nài hé①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没有办法,意思跟‘怎么办’相似:徒唤~│无可~│~不得。②〈书〉用反问的方式表示如何:民不畏死,~以死惧之?③中间加代词,表示‘拿他怎么办’:凭你怎么说,他就是不答应,你又奈他何!
- 不奈何 1. 没奈何, 无可奈何。 ▶ 唐 张松龄 《渔父》词: “珍重意、下长波, 半夜潮生不奈何。” ▶ 《宣和遗事》前集: “朝廷不奈何, 只得出榜招谕 宋江 等。” 2. 不作难, 不难为。 ▶ 《水浒传》第三八回: “这厮本事自有, 只是粗心胆大不好。 在 汀州 牢里, 但吃醉了时, 却不奈何罪人, 只要打一般强的牢子。”
- 奈何天 1. 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 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 ▶ 宋 晏几道 《鹧鸪天》词之六: “欢尽夜, 别经年, 别多欢少奈何天。” ▶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 《白雪遗音‧马头调‧消魂二月》: “三月里清明节, 玉美人儿薰薰醉, 对景徘徊。 好一个奈何天。” 2. 谓对付天公。 ▶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 “饶伊百计奈何天, 究竟奈何天不得。”
- 奈何木 守城用具。 在垛墙之间置木架, 木上错综钉以竹签, 并用绳系虎怕莿、石块, 缠于木上, 垂于墙外。 敌人如果攀援上城, 木石即随之下坠, 使人有无可奈何之感, 故名。 见 明 茅元仪 《武备志‧军资乘‧守》。
- 无奈何 wúnài hé①表示对人或事没有办法,不能把……怎么样:敌人无奈他何。②无可奈何:~只得再去一趟。
- 没奈何 mònàihé实在没有办法;无可奈何:小黄等了很久不见他来,~只好一个人去了。
- 莫奈何 1. 无可奈何。 ▶ 沙汀 《困兽记》六: “‘你这个嚼牙龈的!’她大声笑骂道: ‘人家还伤心得莫奈何哩!’” 2. 木制的小儿玩具。 ▶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 “二小姐更喜欢了, 找着 春秀 , 说明天一定给她带一个大莫奈何回来。”原注: “木制的小儿玩具, 很像一个捣花椒胡椒的木臼。 只是那只木杵却永远陷在臼里, 可以旋转, 莫奈何把它拔出来。”
- 不可奈何 bù kě nài hé 【解释】奈何:对付,处置。指没有办法【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示例】茅盾《东江乡村》:“这种碉堡式的住房当真有点~。”【拼音码】bknh【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亡可奈何 无可奈何。谓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 如之奈何 怎么办。
- 无其奈何 又作:无可奈何。
- 无可奈何 wú kě nài hé 【解释】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出处】《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示例】这个孩子太调皮,有时妈妈也对他~。【拼音码】wknh【灯谜面】林黛玉葬花;霸王别姬大小二人【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毫无办法【英文】shrug one's shoulder
- 无如奈何 无可奈何。
- 无计奈何 谓无法可施。语本宋欧阳修《渔家傲》词:“愁倚画楼无计奈,乱红飘过秋塘外。”
- 没做奈何处 犹言没奈何, 没有法子想。 ▶ 《水浒传》第五一回: “当牢节级却是 美髯公 朱仝 , 见发下 雷横 来, 也没做奈何处, 只得安排些酒食管待。”
- 没可奈何 méi kě nài hé 【解释】指没有办法,无计可施【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清早是死不起床的,点名时监学向床上去拉他,也拉他不动,监学把他也没可奈何。”【示例】他~的走了【拼音码】mknh【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没法奈何 méi fǎ nài hé 【解释】指没有办法,无计可施【出处】朱自清《那里走·我们的路》:“所以那些没法奈何的人,我想都将向这三条路里躲了进去。”【拼音码】mfnh【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没计奈何 méi jì nài hé 【解释】指无法可想【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他因不忍见你分离,待得你明日出了门才来。这也是我没计奈何,一言为定。”【示例】李劼人《暴风雨前》第二部:“~,我想来,只好还是作这个下流事。”【拼音码】mjnh【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莫可奈何 又作:无可奈何。
- 无可奈何花落去 wú kě nài hé huā luò qù 【解释】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出处】宋朝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拼音码】wknq【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英文】flowers will die,do what one may
- 徒囚 囚徒。 ▶ 《隋书‧刑法志》: “ 旷 又告少卿 赵绰 滥免徒囚, 帝使信臣推验, 初无阿曲。”
- 徒咢 单纯的鼓鼙之声。 泛指器乐之声。 ▶ 《尔雅‧释乐》: “徒击鼓谓之咢。” ▶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 “《菁莪》采衢谣, 《湛露》兴徒咢。”
- 徒坐 无事闲坐。 ▶ 《礼记‧玉藻》: “徒坐不尽席尺, 读书、食则齐, 豆去席尺。” ▶ 孔颖达 疏: “徒, 空也。 空坐, 谓非饮食及讲问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