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乐器绾丝之柱。
▶ 《魏书‧李彪传》: “假有新进时贤制作于此者, 恐闺门既异, 出入生疑, 弦柱既易, 善者或谬。”
- 弦 xián ㄒㄧㄢˊ1)系在弓背两端的、能发箭的绳状物:弓~。~韦(“弦...
- 柱 zhù ㄓㄨˋ1)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子。~石。顶梁~。...
- 弦木 指弓。 ▶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 “况以弦木六钧, 函犀七属, 门多悬胄, 箭必中鞍。” ▶ 唐 杨宏真 《贯七札赋》: “是知弦木之用, 贯革为先。”
- 弦桐 汉 桓谭 《新论》: “ 神农 始削桐为琴, 练丝为弦。”后因以“弦桐”为琴的别称。 ▶ 《文选‧谢庄<月赋>》: “于是弦桐练响, 音容选和。” ▶ 李善 注: “弦桐, 琴也。”
- 弦望 1. 指农历每月初七、八, 廿二、三和十五(有时是十六、七)。 ▶ 《鶡冠子‧天则》: “弦望晦朔, 终始相巡。” ▶ 陆佃 解: “月盈亏而成弦望。” ▶ 汉 王充 《论衡‧四讳》: “八日月中分谓之弦, 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望, 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 晦与弦望一实也。” ▶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 “三元日月, 不能改弦望之期;四序炎凉, 不能移变通之运。” ▶ 明 何景明 《泊云阳江头玩月》诗: “弦望几更易, 客行尚殊境。” ▶ 清 顾炎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 “弹筝叩缶长太息, 岂可日月无弦望?” 2. 借指时日、岁月。 ▶ 南朝 梁元帝 《策勋令》: “自 白波 作寇, 亟淹旬朔; 黑山 构逆, 多历弦望。” ▶ 《南史‧陈纪上‧废帝》: “敕 欧阳纥 等攻逼 衡州 , 岭表纷纭, 殊淹弦望。” ▶ 唐 庾抱 《卧疴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诗: “秋雨移弦望, 疲疴倦苦辛。”
- 弦歌 xiángē用琴瑟等弦乐器伴奏而歌唱:~阵阵。
- 弦朔 1. 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 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 ▶ 《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 “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 南面端坐。” 2. 指岁月。 ▶ 明 袁宏道 《德州舟中清明》诗: “俯仰一小笼, 焉知弦朔易。 空里跃红妆, 始觉清明至。” 3. 喻彼此间隔, 难通音信。 ▶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八》: “音信阔弦朔, 方悟千里遥, 朝霜语白日, 知我为欢消。”
- 弦歌宰 《论语‧阳货》: “ 子 之 武城 , 闻弦歌之声。”朱熹集注: “时 子游 为 武城 宰, 以礼乐为教, 故邑人皆弦歌也。”后以“弦歌宰”称以礼乐施教化的县令。 ▶ 唐 张说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诗: “多谢弦歌宰, 稀闻桴鼓声。”参见“ 弦歌 ”。
- 弦月窗 xiányuèchuāng[lunette] 拱顶上的洞口,多指用作窗子的洞口
- 弦琴 谓弹琴。 ▶ 《后汉书‧锺皓传》: “ 林虑 懿德, 非礼不处。 悦此诗书, 弦琴乐古。”
- 弦月 呈半圆形的月亮。 指农历初七、八或廿二、三之月。 ▶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 “火逝首秋节, 新明弦月夕。” ▶ 宋 范成大 《舫斋晚憩》诗: “雨馀弦月上, 尘界本清凉。” ▶ 明 陈山毓 《七夕赋》: “怨轻丝之多乱, 伤弦月之易零。” ▶ 清 刘大櫆 《游浮山记》: “有大石穹起当道, 两枨中虚, 如植玉环而埋其半于地, 自远望之, 天光见其下, 如弦月焉。”参见“ 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