廾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gǒng ㄍㄨㄥˇ
1)两手捧物。今作“拱”。
- 廾部首所有汉字 查找部首“廾”,找到 13 个字,点击要查看的汉字,显示解释!笔划汉字拼音笔划汉字拼音3廾gǒng,4开kāi,4廿niàn,5弁biàn,6异yì,7弄lòng,nòng,7弃qì,7弅fèn,8弆jǔ,9弇yǎn,9弈yì,10弉zàng,14弊bì,
- 廽 huí ㄏㄨㄟˊ1)同“廻”。
- 廿 niàn ㄋㄧㄢˋ1)二十:~四史。·参考词汇:twenty
- 廼 nǎi ㄋㄞˇ1)同“乃”。
- 廿一史 即二十一史。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 “你看十三经、廿一史, 九流三教, 诸子百家, 腐烂时文, 新奇小说, 上下充箱盈架, 高低列肆连楼。”详“ 二十一史 ”。
- 廻 huí ㄏㄨㄟˊ1)同“回”③。
- 廿二史 即二十二史。 ▶ 清 赵翼 《放歌》: “撑肠五千卷, 纵目廿二史。” ▶ 清 赵翼 撰有《廿二史札记》。 详“ 二十二史 ”。
- 建齿 犹叩齿。 道家坚齿法。 ▶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 “或问坚齿之道。 ▶ 抱朴子 曰: ‘能养以华池, 浸以醴液, 清晨建齿三百过者, 永不摇动。 ’”
- 廿八躔 指躔次在黄道赤道附近一周天的二十八宿等星辰。 ▶ 清 赵翼 《苏州玄妙观登三层楼》诗: “眼廓三千界, 胸罗廿八躔。”
- 建鼓 1. 古时军队作战, 立晋鼓以指挥进退, 谓之建鼓。 ▶ 《左传‧哀公十三年》: “日旰矣, 大事未成, 二臣之罪也。 建鼓整列, 二臣死之, 长幼必可知也。” ▶ 孔颖达 疏: “建, 立也。 立鼓击之与战也。” ▶ 《国语‧吴语》: “十旌一将军, 载常建鼓, 挟经秉枹。” ▶ 韦昭 注: “鼓, 晋鼓也。 ▶ 《周礼》: ‘将军执晋鼓。 ’建, 谓为楹而树之。”按《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 注: “晋鼓长六尺六寸。” 2. 鼓名。 亦称植鼓。 鼓身长而圆, 用一木柱直贯鼓身, 以为支柱。 ▶ 《庄子‧天运》: “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 吾子亦放风而动, 总德而立矣, 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 《汉书‧何并传》: “ 林卿 既去, 北渡 泾 桥, 令骑奴还至寺门, 拔刀剥其建鼓。” ▶ 颜师古 注: “建鼓, 一名植鼓。 建, 立也, 谓植木而旁悬鼓也。 县有此鼓者, 所以召集号令, 为开闭之时。” ▶ 《文献通考‧乐九》: “ 陈氏 《乐书》曰: 《明堂位》曰: ‘ 殷 楹鼓。 ’以《周官》考之, 《太仆》: ‘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 ’《仪礼‧大射》: ‘建鼓在阼阶西南鼓。 ’则其所建楹也。 是楹为一楹而四棱也, 贯鼓于端, 犹四植之桓圭也。 ▶ 《庄子》曰: ‘负建鼓。 ’建鼓可负, 则以楹贯而置之矣。 ▶ 《商颂》曰‘置我鼗鼓’是也。 ▶ 魏 晋 以后, 复 商 置而植之, 亦谓之建鼓。 ▶ 隋 唐 又栖翔鹭于其上, 国朝因之。 其制高六尺六寸, 中植以柱, 设重斗方盖, 蒙以珠网, 张以绛紫绣罗, 四角有六龙竿, 皆衔流苏璧璜, 以五彩羽为饰, 竿首亦为翔鹭, 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 然《诗》言‘应田县鼓’, 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 不在建鼓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