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古星座名。 亦省称“ 建 ”。 凡六星。 在黄道北。 与南斗六星同属斗宿。
▶ 《国语‧周语下》: “我 姬氏 出自天鼋, 及析木者, 有建星及牵牛焉。”
▶ 《礼记‧月令》: “仲春之月, 日在奎。 昏, 弧中。 旦, 建星中。”
▶ 《史记‧天官书》: “南斗为庙, 其北建星。 建星者, 旗也。”
▶ 张守节 正义: “建六星, 在斗北, 临黄道, 天之都关也。 斗、建之闲, 七耀之道, 亦主旗辂。”
- 建 jiàn ㄐㄧㄢˋ1)立,设置,成立:~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
- 星 xīng ㄒㄧㄥˉ1)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光的或反射光的天体;一般指夜...
- 建春 古代 洛阳 城门名。 ▶ 《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 “经 建春 而右转, 循 阊阖 而迳渡。” ▶ 李善 注引《河南郡境界簿》: “ 洛阳县 东城, 第一 建春门 。” ▶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 “傍 建春 而南跸, 径 宣阳 而东践。”
- 建明 1. 犹建白。 ▶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 “ 恽 家方隆盛时, 乘朱轮者十人, 位在列卿, 爵为通侯, 摠领从官, 与闻政事, 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 以宣德化……已负窃位素飧之责久矣。” ▶ 《朱子语类》卷四四: “只会食禄, 略无建明, 岂不可深耻!”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 “臣窃以为今日人臣之义所当为陛下建明者, 一大事而已。” ▶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八: “犬马齿今四十有七矣, 苟生窃禄, 无所建明, 触事感时, 怃然自失。” 2. 指学术上的创获发明。 ▶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七: “公所欲亲厚之者, 欲世讲师友之契耳……但愧学术荒陋, 无所建明, 孤负期待, 以损知人之哲。”
- 建木 1. 传说中的神木名。 ▶ 《山海经‧海内南经》: “有木, 其状如牛, 引之有皮, 若缨、黄蛇。 其叶如罗, 其实如栾, 其木若蓲, 其名曰建木。” ▶ 郭璞 注: “建木, 青叶, 紫茎, 黑华, 黄实, 其下声无响, 立无影也。” ▶ 《吕氏春秋‧有始》: “ 白民 之南, 建木之下, 日中无影, 呼而无响, 盖天地之中也。” ▶ 《淮南子‧墬形训》: “建木在 都广 , 众帝所自上下。” ▶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 “建木耸灵丘之上, 蟠桃生巨海之侧。” 2. 高树。 ▶ 《后汉书‧马融传》: “珍林嘉树, 建木丛生。” ▶ 李贤 注: “建木, 长木也。”
- 建旟 1. 古代冬季大阅, 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 象徵勇猛、敏捷。 建, 树立;旟, 画有鸟隼的旗。 ▶ 《周礼‧春官‧司常》: “及国之大阅, 赞司马颁旗物: 王建大常, 诸侯建旗, 孤卿建旃, 大夫、士建物, 师都建旗, 州里建旟。” 2. 指大将出镇。 ▶ 《晋书‧良吏传论》: “ 鲁芝 等建旟剖竹, 布政宣条, 存树威恩, 没留遗爱, 咸见知明主, 流誉当年。” ▶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每建旟推毂, 三令五申, 躬擐甲胄, 亲当矢石。” ▶ 清 汪彦博 《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诗: “ 杨侯 才多抱伟略, 建旟边峤新分符。”
- 建本 谓建立根基。 ▶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君子贵建本而重立始。” ▶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今 袁绍 、 刘表 虽士民众强, 皆无经远之虑, 未有树基建本也。”
- 建文 Jiànwén明惠帝(朱允炆[wén])年号(公元1399-1402)。
- 建材 jiàncái建筑材料:~工业。
- 建戌 夏历九月。 ▶ 《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 三国 吴 韦昭 注: “建戌之初, 寒露节也。”参见“ 斗建 ”。
- 建极 1. 建立中正之道。 语本《书‧洪范》“皇建其有极”。 ▶ 孔颖达 疏: “皇, 大也。 极, 中也。 施政教, 治下民, 当使大得其中, 无有邪僻。”一说谓建立法度、准则。 ▶ 蔡沈 集传: “建, 立也。 极, 犹北极之极。 至极之义, 标准之名, 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 ▶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八年》: “自 胡紘 、 刘德秀 去位, 侂胄 亦厌前事, 故 镗 等令言者以‘建极’之说投之。 ▶ 侂胄 用其言, 学禁渐弛。” 2. 指帝王即位。 ▶ 唐 崔融 《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 “陛下宝命絪縕, 元期肸蠁, 包混元而建极, 宅造化而开阶, 剖灵符于天, 合至德于地。”
- 建德国 亦称“建德”。 《庄子》中虚构的无为而治的理想国。 ▶ 《庄子‧山木》: “ 南越 有邑焉, 名为 建德之国 。 其民愚而朴, 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 与而不求其报, 不知义之所适, 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 乃蹈乎大方。” ▶ 宋 苏轼 《和陶诗‧和<读山海经>》之一: “ 建德 有遗民, 道远我无车。” ▶ 清 黄景仁 《杂咏》诗: “浮海去 南越 , 望古 建德国 。” ▶ 康有为 《<礼运注>叙》: “ 庄子 建德之国 , 列子 甔甗之山 , 凡至人之所思, 固不可测矣, 而况 孔子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