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廷诘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在朝廷上诘问。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果报‧尹昌隆》: “ 昌隆 初倡禅让之议, 其忠邪不可知, 然亦可谓冒死不顾矣。 至 文皇 廷诘得免, 且令辅佐储宫, 则知遇亦颇不浅。”
  •     tíng ㄊㄧㄥˊ1)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宫...
  •     (詰)jié ㄐㄧㄝˊ1)追问:反~。盘~。~究。2)谴责,问罪:~责...
  • 廷诤    廷争。    ▶ 唐 杜甫 《寄狄明府博济》诗: “国嗣初将付诸 武 , 公独廷诤守丹陛。”    ▶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宠礼》: “ 武后 信重 狄仁杰 , 群臣莫及, 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 仁杰 好面折廷诤, 太后每屈意从之。”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蒲城王文恪公尸谏》: “明日复廷诤, 甚苦, 上怒, 拂衣而起。”
  • 廷试    tíngshì[final imperial examination] 由皇帝亲自策问,在朝廷上举行的考试
  • 廷说    在朝廷上游说。    ▶ 《战国策‧秦策一》: “且夫 苏秦 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伏轼撙衔, 横历天下, 廷说诸侯之王, 杜左右之口, 天下莫之能伉。”
  • 廷评    见“ 廷尉平 ”。
  • 廷论      1.  在朝廷上辩论。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上怒内史曰: ‘公平生数言 魏其 、 武安 长短, 今日廷论, 局趣效辕下驹, 吾并斩若属矣。 ’”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 “上善《谷梁》, 后大儒 萧望之 等廷论二家同异, 多从《谷梁》。 由是《谷梁》学复兴。”    ▶ 宋 陈亮 《王圭确论如何》: “诸公亦奋然并见其才, 而无相媢之意, 虽至于廷论之际, 辩其所长, 如数黑白, 则诸公岂不各以自慰哉!”    2.  朝廷上的议论。    ▶ 明 王世贞 《少保王公督府奏议序》: “下有不一之将心, 而上有不一之廷论。”
  • 廷辨    见“ 廷辩 ”。
  • 廷讯    在朝廷上审讯。    ▶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是冬, 张广泗 至京廷讯, 责以挟师观望之罪。”    ▶ 《清史稿‧宣宗纪一》: “上廷讯 张格尔 , 磔于市。”
  • 廷辩    亦作“廷辨”。    1.  在朝廷上辩论。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魏其 锐身为救 灌夫 ……窃出上书。 立召入, 具言 灌夫 醉饱事, 不足诛。 上然之, 赐 魏其 食, 曰: ‘东朝廷辩之。 ’”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六月》: “执政中有论不同者, 臣请与之廷辨。”    ▶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二年》: “既而 准 入对, 帝语及 冯拯 事, 准 抗辩, 帝曰: ‘若廷辩, 失执政之体。 ’”    2.  指在公堂上辩论。    ▶ 《新唐书‧李义琰传》: “ 李绩 为都督, 僚吏惮其威, 义琰 独敢廷辨曲直, 绩 甚礼之。”
  • 廷议      1.  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 《后汉书‧方术传上‧郭宪》: “时 匈奴 数犯塞, 帝患之, 乃召百僚廷议。”    ▶ 唐 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 “公卿廷议以转运使不得其人, 宜选才干之士往换之。”    2.  指朝廷上的议论。    ▶ 清 李慈铭 《庚午书事》诗: “夷酋方丧魄, 廷议急和戎。”
廷诘是什么意思,廷诘的中文解释,廷詰是什麽意思廷诘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