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哕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gān yue
要呕吐又吐不出来:他一闻到汽油味就~。
- 干 1)(⑧~??乾)gān ㄍㄢˉ2)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
- 哕 (噦)yuě ㄩㄝˇ1)呕吐,气逆:干~(要吐而吐不出东西来)。(噦)...
- 干哭 gānkū[cry without tears] 没有眼泪的哭
- 干哑 乾涩嘶哑。 ▶ 茅盾 《子夜》四: “他提高了那副乾哑的嗓子, 跺着脚骂道: ‘畜生!难道你的死人嘴上贴了封皮么?’”
- 干啼湿哭 犹言哭哭啼啼。 ▶ 《北齐书‧尉景传》: “神 武 对 景 及 常山君 责 文襄 而杖之, 常山君 泣救之。 ▶ 景 曰: ‘小儿惯去, 放使作心腹, 何须乾啼湿哭, 不听打耶?’”
- 干咽 1. 谓思食不得而徒咽口水。 ▶ 晋 束晰 《饼赋》: “擎器者舐唇, 立侍者乾咽。” 2. 谓吃乾食品时, 不伴饮料而吞咽。 ▶ 清 蒲松龄 《绰然堂会食赋》: “箸高阁, 饼乾咽, 无可奈何, 呼葱觅蒜。” 3. 哭时无泪而声哽咽。 ▶ 《红楼梦》第一○一回: “ 凤姐 听了, 气的乾咽。”
- 干嗌 喉咙乾渴。 ▶ 《吕氏春秋‧介立》: “今世之逐利者, 早朝晏退, 焦唇乾嗌, 日夜思之, 犹未之能得。” ▶ 陈奇猷 释: “《说文》: ‘嗌, 咽也。 ’案此‘嗌’指咽喉。”
- 干咳 gānké只咳嗽,没有痰。
- 干嗝 打饱嗝。 ▶ 沙汀 《丁跛公》: “那个浑号 乾黄鳝 的青年人, 站在柱子边乾嗝着, 还不时用食指搔一下上颚。”
- 干咎 自取罪咎。
- 干嘉 清 乾隆 、 嘉庆 两朝的合称。 ▶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 “诗衰于 宋 , 词衰于 元 。 然自 乾 嘉 以还, 追踪 正始 者, 时复有人。” ▶ 《孽海花》第三五回: “那也是承了 乾 嘉 极盛之后, 不得不另辟蹊径, 一唱百和, 自然的成了一时风气了。”
- 干和 一种不搀水的酿酒法, 转指不搀水的酒。 ▶ 宋 窦苹 《酒谱》: “ 张籍 诗云: ‘酿酒爱乾和’, 即今人不入水也。 ▶ 并 汾 间以为贵品, 名之曰乾酢酒。”按, 今本《张司业诗集‧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二作“朝和”。 ▶ 元 宋伯仁 《酒小史》: “ 汾州 乾和酒, 山西 羊羔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