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求取名位。
▶ 《逸周书‧宝典》: “十奸……八阿众干名。”
▶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 “ 比干 剖心, 子胥 鸱夷, 非轻犯君以危身, 强谏以干名也。”
▶ 五代 刘昭禹 《怀华山隐者》诗: “应笑干名者, 六街尘土深。”
▶ 明 李贽 《史阁叙述》附 刘东星 《史阁款语》: “动步不敢, 见勇往直前者则指为轻进;动口不敢, 见开口见胆者则指为干名。”
- 干 1)(⑧~??乾)gān ㄍㄢˉ2)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
- 名 míng ㄇㄧㄥˊ1)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
- 干名犯义 干犯名教和道义。
- 干名采誉 gān míng cǎi yù 【解释】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出处】《汉书·终军传》:“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拼音码】gmcy【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 干吊 无物可吐而硬要呕吐。 ▶ 《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 “﹝九姨太﹞于是踌躇了半天, 只得自己装作恶心, 乾吊了半天, 哇的一口, 吐出些白沫。”
- 干吉 鸟名。 ▶ 汉 刘向 《列女传‧晋羊淑姬》: “南方有鸟, 名曰乾吉, 食其子不择肉, 子常不遂。”
- 干吏 本指古代一种地位低下的官吏。 亦泛指负责具体事务或办事老练的官吏。 ▶ 汉 王充 《论衡‧程材》: “朝廷之人也, 幼为干吏, 以朝廷为田亩, 以刀笔为耒耜, 以文书为农业, 犹家人子弟, 生长宅中, 其知曲折, 愈于宾客也。” ▶ 《魏书‧任城王澄传》: “时虽有干吏, 去榜亦远。”参见“ 干 ”。
- 干号 gānháo不落泪地大声哭叫。也作干嚎。
- 干吕 犹入吕。 古称律为阳, 吕为阴, 故以“干吕”谓阴气调和。 ▶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 “臣国去此三十万里, 国有常占, 东风入律, 百旬不休, 青云干吕, 连月不散者, 中国时有好道之君。” ▶ 北周 庾信 《羽调曲》: “既浮干吕之气, 还吹入律之风。” ▶ 唐 王履贞 《青云干吕》诗: “异方占瑞气, 干吕见青云。” ▶ 宋 王禹偁 《籍田赋》: “佩乎玉也, 悬黎之色苍苍;载其旗焉, 干吕之云郁郁。”
- 干台 指朝廷。 ▶ 汉 蔡邕 《胡广黄琼颂》: “参曜乾台, 穷宠极贵, 功加八荒, 群生以遂。”
- 干吗 gànmá干什么:您~说这些话?ㄧ你问这件事~?
- 干叩 拜谒;求见。 ▶ 宋 苏辙 《辞吏部侍郎札子》: “方欲干叩圣明, 稍求闲地, 而猥蒙进擢, 俾佐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