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校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īfànxuéxiào
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简称师范。
- 师范 shīfàn①师范学校的简称。②〈书〉学习的榜样:为世~。
- 学校 xuéxiào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
- 两级师范学堂 清 末创办的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的师范学校。 初级培养小学堂教员, 修业五年。 附设简易科, 修业一年或半年。 优级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与管理员, 修业公共科一年, 本科三年。 辛亥革命后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 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
- 简易师范 相当于初中程度的师范学校。 主要培养小学师资。 ▶ 赵树理 《李有才板话》一: “ 恒元 的孩子, 是本村的小学教员, 名叫 家祥 , 一九三○年在县里的简易师范毕业。”
- 专科学校 zhuānkēxuéxiào实施专业教育的学校,修业年限一般为二至三年。如农业专科学校、师荡专科学校、医学专科学校等。
- 专门学校 泛指按专业门类设置的学校。 分高等专门学校和中等专门学校等。 高等专门学校如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化工学院、外交学院等;中等专门学校如林业学校、水利学校、师范学校等。 ▶ 巴金 《家》二: “他们进的是外国语专门学校。 我早就告诉过妈了。” ▶ 丁玲 《梦珂》: “ 澹明 , 一个专门学校的图画教员。”
- 公立学校 gōnglì xuéxiào[state school;public school] 由政府开办并管理的中学或小学
- 函授学校 以通信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学校。 教学方法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 定期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和考核, 有时也进行短期的集中面授或就地委托辅导。 函授学校导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 的大学推广运动。 八十年代后各国始设函授学校。 ▶ 魏巍 《壮行集‧做新型的知识分子》: “各地函授学校的逐渐设立……各种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将会得到更有利的条件。”
- 家事学校 专门教授家庭事务的管理的学校。 ▶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 “‘我原想把她也培植成一个艺术家的, ’作哥哥的介绍道, ‘但现在我的主意改变了--我要她去进这里的一个家事学校。 ’”
- 工读学校 教育、挽救、改造失足青少年的学校。 ▶ 《1980年中国百科年鉴》: “举办工读学校, 实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以教育部门为主, 共青团, 公安部门积极配合, 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原则。 办学方针是‘挽救孩子, 培育人才’, 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既抓思想教育, 又抓文化知识的学习。”
- 干部学校 gànbù xuéxiào培养、训练干部的学校。简称干校。
- 技工学校 jìgōngxuéxiào培养某种专业技术工人的中等学校。简称技校。
- 技术学校 jìshùxuéxiào培养某种专业技术人员的中等学校,如铁路技术学校、邮电技术学校。简称技校。
- 教会学校 天主教或基督教(新教)教会所设立和控制的学校。 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 欧洲 。 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教会办的。 现在某些国家中大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仍受教会控制。 鸦片战争以后, 英 美 等国通过教会曾在 中国 设立大、中、小学。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 “ 中国 废止读经了, 教会学校不是还请腐儒做先生, 教学生读《四书》么?” 茅盾 《送考》: “你也得替你的妹妹打算打算;教会学校的文凭没有多大用处。”
- 职业学校 专门实施职业教育的学校。
- 补习学校 bǔxí xuéxiào[continuation school] 专为学生补习知识开设的学校
- 马背学校 指牧区教师骑着马到各放牧点巡回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 《人民日报》1974.5.14: “ 裕固 草原出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马背学校’, 每到放牧季节, 教师经常骑着马到各放牧点去教学。”
- 高等学校 gāoděngxuéxiào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
- 中等技术学校 zhōngděng jìshù xuéxiào[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polytechnic school] 着重学习技术的中等学校
- 师范教育 师范教育 基本解释: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中国实施师范教育的学校为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师范训练班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和高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分别培养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师资。
- 师表 shībiǎo〈书〉品德学问上值得学习的榜样:为人~。
- 师船 兵船;兵舰。 ▶ 清 林则徐《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 “至省河有府厂、运厂两处, 均系成造师船之所。”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 道光 朝, 英 夷横海上, 师船游弋 闽 浙 诸洋面。”
- 师言 1. 可以师法之言。 ▶ 《书‧毕命》: “惟公懋德, 克勤小物, 弼亮四世, 正色率下, 罔不祗师言。” ▶ 孔 传: “下人无不敬仰师法。”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 “ 伯台 处谏, 师言亢尽, 末命防萌, 妙睹玄揆。” 2. 老师之言。 ▶ 汉 何休 《<春秋公羊传>序》: “是以讲诵师言, 至于百万, 犹有不解。” ▶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空守章句, 但诵师言, 施之世务, 殆无一可。” 3. 众人之言。 ▶ 宋 岳飞 《辞招讨使第三札子》: “伏望圣慈, 察臣之衷, 实欲少安分守, 早赐追还成命, 庶叶师言。”
- 师舶 即师船。 ▶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 “ 中国 自古以海洋为大防, 自轮舟制兴, 海外数万里之国, 莫不以师舶梭巡我海疆, 出入我口澳, 布伏我肘腋, 窥伺我虚实。”
- 师训 shīxùn[teacher's instructions] 老师的教诲师训不可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