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是什么意思

发音: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近义词  
用"差以毫厘,失之千里"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示例】测绘工作常是~,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拼音码】cyhl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
  •     chà ㄔㄚˋ1)错误:话说~了。2)不相当,不相合:~不多。3)缺欠...
  •     yǐ ㄧˇ1)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
  • 毫厘    háolí一毫一厘。形容极少的数量:~不爽丨失之~,谬以千里。
  •     zhī ㄓ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
  •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
  • 差以毫厘, 谬以千里    同“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 “差以毫厘, 谬以千里, 造因不良, 恶果是生。”
  •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解释】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1厘=10毫,1毫=10丝;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示例】《辛亥革命》:“~,造因不良,恶果是生。”【拼音码】cyhl【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英文】a minimal error or deviation results in wide divergence
  • 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见“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    ▶ 《陈书‧虞荔传》: “夫安危之兆, 祸福之机, 匪独天时, 亦由人事。 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是以明智之士, 据重位而不倾, 执大节而不失, 岂惑于浮辞哉?”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无政府说》: “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目的一失, 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
  • 失之千里, 差若毫厘    同“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隋书‧天文志上》: “失之千里, 差若毫厘, 大象一乖, 馀何可验!”
  •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亦作“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谓细微的失误, 可导致巨大的差错。    ▶ 《大戴礼记‧保傅》: “《易》曰: ‘正其本, 万物理。 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故君子慎始也。”    ▶ 孔广森 补注: “《易说通卦验》文。”
  •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见“ 差之毫氂, 失之千里 ”。
  • 差之毫牦, 失之千里    同“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氂, 亦作“ 厘 ”。    ▶ 《魏书‧乐志》: “但气有盈虚, 黍有巨细, 差之毫氂, 失之千里。”    ▶ 《旧唐书‧魏徵传》: “此乃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 元 高文秀 《襄阳会》第一摺: “俺父亲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掉在壕里, 签了大腿。”    ▶ 《玉娇梨》第十二回: “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一着不到, 满盘从起。”
  • 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同“失之毫厘, 差之千里”。
  •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示例】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了!(闻一我《屈原问题》)【拼音码】szhl【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英文】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 毫厘千里    háo lí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示例】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之谬!(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七回)【拼音码】hlql【用法】兼语式;作宾语、定语;
  • 惜毫厘失千里    喻贪小失大。    ▶ 《新唐书‧魏元忠传》: “盖忘大体之臣, 恐赉勋庸, 竭府库, 留意锥刀, 以为益国, 所谓惜毫厘失千里者也。”
  •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jiàn zhī bù qǔ,sī zhī qiān lǐ 【解释】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二八:“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只道张协状元,不知榜眼探花是那里人,买本看。”【示例】呀,道兄差矣!岂不闻~,既遇明主,何必远去?(明·张风翼《红拂记·俊杰知时》)【拼音码】jzbl
  •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开始相差一小点, 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谬, 也写作“缪”。 语本《汉书‧司马迁传》: “故《易》曰: ‘差以豪氂, 谬以千里。 ’”   ▶ 《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宋 朱熹 集注: “夫过不及, 均也。 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    ▶ 清 朱彝尊 《经义考‧易纬‧通卦验》: “ 冯椅 曰, 馆阁本《通卦验》有云, 正其本而万物理, 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    ▶ 汉 儒引之, 作君子正其始万物理, 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示例】测绘工作常是~,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拼音码】czhl【用法】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英文】a minimal error or deviation results in wide divergence
  • 差若毫厘, 谬以千里    同“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魏书‧张普惠传》: “差若毫厘, 谬以千里, 其此之谓乎?”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 “差若毫厘, 谬以千里。 词气之缓急, 韵味之厚薄, 属文者一不慎, 则规模立变。”
  •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 不失毫厘    bù shī háo lí 【解释】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出处】《荀子·儒效》:“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拼音码】bshl【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指十分精确
  • 差价    chājià同一商品因各种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价格差别,如批发和零售的差价、地区差价、季节差价。
  • 差人    奇异的人。     ▶ 《南史‧刘显传》: “ 约 ( 沈约 )为 丹阳 尹, 命驾造焉。 于坐策 显 经史十事, 显 对其九…… 显 问其五, 约 对其二。     ▶ 陆倕 闻之击席喜曰: ‘ 刘郎 子可谓差人。 ’” 唐 韩偓 《两贤》诗: “而今若有逃名者, 应被品流呼差人。” II旧称官署的隶役。     ▶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家中叔叔枢密相公见了金榜, 即便打发差人到京来相接。”     ▶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三人皆衣冠而出, 坐了大堂。     ▶ 白公 举了红笔, 第一名先传原告 贾干 。 差人将 贾干 带到。”
  • 差任    犹差委。    ▶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 “某昨者伏蒙圣恩, 优赐差任。”
  • 差互      1.  错过时机;差错。    ▶ 《南史‧范晔传》: “二十二年九月……上于 武帐冈 祖道。    ▶ 晔 等期以其日为乱, 许耀 侍上, 扣刀以目 晔 , 晔 不敢视, 俄而坐散, 差互不得发。”    ▶ 金 王若虚 《史记辩惑一》: “在‘本纪’则并《无逸》为告 殷 民, 在‘世家’则并《多士》为戒 成王 , 混淆差互, 一至于此。”    2.  交错;错杂。    ▶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 清 梅曾亮 《吴淞口验功记》: “ 太湖 三万六千顷……浦溆差互, 茭苇怒生。”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是什么意思,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中文解释,差以毫厘,失之千里是什麽意思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