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穴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岩穴, 山洞。 指隐者所居。
▶ 南朝 陈 徐陵《为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 “今者王猷帝载, 仕被无垠……崖穴丘园, 争趋 金马 。”
2. 比喻隐秘。
▶ 《后汉书‧儒林传论》: “至有分争王庭, 树朋私里, 繁其章条, 穿求崖穴, 以合一家之说。”
- 崖 yá ㄧㄚˊ1)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
- 穴 xué ㄒㄩㄝˊ1)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2)人...
- 崖砦 依山崖构筑的防守工事。 ▶ 《明史‧余子俊传》: “每二三里置敌台崖砦备巡警。 又于崖砦空处筑短墙, 横一斜二如箕状, 以了敌避射。”
- 崖胁 山崖中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一》: “ 汉成帝 鸿嘉 三年, 天水 冀南山 有大石自鸣……石长丈三尺, 广厚略等, 著崖胁, 去地百馀丈, 民俗名曰石鼓。 石鼓鸣, 则有兵。” ▶ 《汉书‧五行志上》作“岸胁”。
- 崖盐 食盐的一种。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 “盐品甚多…… 阶 、 成 、 凤州 所出, 皆崖盐也, 生于土崖之间, 状如白矾。”
- 崖蜜 1. 山崖间野蜂所酿的蜜。 又称石蜜、岩蜜。 色青, 味微酸。 ▶ 《本草纲目‧虫一‧蜂蜜》﹝集解﹞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 “石蜜即崖蜜也。 在高山岩石间作之, 色青, 味小酸。” ▶ 唐 杜甫 《发秦州》诗: “充肠多薯蓣, 崖蜜亦易求。” ▶ 宋 苏轼 《地黄》诗: “崖蜜助甘冷, 山姜发其辛。” 2. 指樱桃。 ▶ 宋 苏轼 《橄榄》诗: “待得微甘回齿颊, 已输崖蜜十分甜。” ▶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诗话‧东坡<橄榄>诗崖蜜解》: “崖蜜, 樱桃。 出《金楼子》。” ▶ 宋 惠洪 《资国寺春晚》诗: “美忻崖蜜尝新果, 香识山樊称意花。”参阅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宋 戴埴 《鼠璞‧橄榄》。
- 崖略 yálüè〈书〉大略;概略:言其~。
- 崖词 宋 代诗赞形式的一种说唱文学。 以七字句韵文为主。 ▶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 其话本或如杂剧, 或如崖词, 大抵多虚少实。”
- 崖畔 1. 山崖边。 ▶ 《水浒传》第九七回: “忽见崖畔树林中, 走出一个樵者。” 2. 界限, 边际。 ▶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三: “譬彼造化, 抗无崖畔, 封疆画界, 事利任难。”
- 崖谷 1. 山崖、山谷。 ▶ 南朝 齐 王屮 《头陀寺碑文》: “崖谷共清, 风泉相涣。” ▶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六: “ 东柯 好崖谷, 不与众峰群。” ▶ 明 何景明 《述归赋》: “分崖谷以毕处兮, 辞缨緌而不縻。” 2. 喻指严峻的气度。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 炎 有崖谷, 言论持正, 对见必为之加敬。”
- 崖画 yáhuà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