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作“岂渠”。 亦作“岂钜”。
犹怎么, 难道。
▶ 《国语‧吴语》: “此志也, 岂遽忘于诸侯之耳乎?”
▶ 《荀子‧王制》: “夫威强未足以殆邻敌也, 名声未足以县天下也。 则是国未能独立也, 岂渠得免夫累乎!” 王先谦 集解引 卢文弨 曰: “案: 渠与遽同。”
▶ 《荀子‧正论》: “今俳优侏儒, 狎徒詈侮而不斗者, 是岂钜知见侮之为不辱哉!” 杨倞 注: “钜, 与遽同。”
▶ 《吕氏春秋‧察今》: “其父虽善游, 其子岂遽善游哉?”
- 岂 (豈)qǐ ㄑㄧˇ1)助词,表示反诘(a.哪里,如何,怎么,如“~敢”...
- 遽 jù ㄐㄩˋ1)急,仓猝:~尔(突然)。~死。~然。匆~。2)惊惧、慌...
- 岂钜 岂钜(豈鉅)拼音:qǐ jù 注音:ㄑㄧˇ ㄐㄨˋ 词语解释见“ 岂遽 ”。
- 岂若 犹何如。 表示不如。 ▶ 《论语‧微子》: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 岂非 qǐfēi用反问的语气表示‘难道不是’:~怪事?ㄧ这样解释~自相矛盾?
- 岂能 qǐnéng[how can] 怎能;哪能我岂能反对?
- 岂顾 犹何必。 ▶ 《大戴礼记‧礼察》: “若夫庆赏以劝善, 刑罚以惩恶, 先王执此之正, 坚如金石;行此之信, 顺如四时。 处此之功, 无私如天地尔, 岂顾不用哉?” ▶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论》: “然 张耳 、 陈馀 始居约时, 相然信以死, 岂顾问哉。 及据国争权, 卒相灭亡, 何乡者相慕用之诚, 后相倍之戾也!岂非以势利交哉?”
- 岂肯 岂肯拼音:qǐ kěn 注音:ㄑㄧˇ ㄎㄣˇ 词语解释◎ 岂肯 qǐkěn[how can one agrees to]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肯"既然是你先动了手,我岂肯与你善罢甘休?
- 岃 yin ㄧㄣ1)义未详。
- 岂维 见“ 岂唯 ”。
- 岄 yuè ㄩㄝˋ1)山名。
- 岂直 难道只是;何止。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梅杏》: “杏一种, 尚可赈贫穷, 救饥馑;而况五果蓏菜之饶, 岂直助粮而已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 “岂直取美当时, 亦敬慎来叶矣。” ▶ 《北史‧陈元康传》: “今枉杀无辜, 亏废刑典, 岂直上负天神, 何以下安黎庶?” 明 方孝孺 《传经斋记》: “经者治天下之具也, 岂直文辞云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