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阿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ān5ē
[hill] 山岳;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晋·淘潜《挽歌》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阿 ā ㄚˉ1)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
- 山陂 1. 山坡。 ▶ 汉 张衡 《思玄赋》: “痛火正之无怀兮, 托山陂以孤魂。” ▶ 宋 张耒 《岁暮书事》诗: “牛羊已归去, 残照满山陂。” 2. 泛指山和水。 ▶ 《文选‧古诗<冉冉孤生竹>》: “千里远结婚, 悠悠隔山陂。” ▶ 吕向 注: “陂, 水也。” 3. 山间水池;水岸。 ▶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诗: “凄风披田原, 横污溢山陂。” ▶ 宋 陈与义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诗: “莽莽苍波兼宿雾, 纷纷白鹭落山陂。”
- 山阻 险要的山地。 ▶ 《六韬‧王翼》: “远近险易, 水涸山阻, 不失地利。”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汉官仪》: “平地用车骑, 山阻用材官, 水泉用楼船。” ▶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 “ 兴 等破散, 窜在山阻, 虽有随者, 率胁从耳。” ▶ 《敦煌曲子词‧献忠心》: “直至如今, 涉历山阻, 意难任。” ▶ 元 张雨 《天王寺》诗: “深寺隐桃花, 幽幽在山阻。”
- 山际 1. 山边。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 “ 丹水 又东南出山, 迳 鄈城 西, 城在山际。” ▶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 “山际空为险, 江 流长自深。” ▶ 明 李梦阳 《题黄公东庄草堂》诗: “休夸水际兼山际, 且醉松旁与竹旁。” 2. 山中;山间。 ▶ 南朝 梁 吴均 《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间出。” ▶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二: “清晓骑白鹿, 直上 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 方瞳好容颜。” ▶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红螺山》: “山巅有潭, 相传潭中有二螺, 大如斗, 其色殷红, 时吐光焰, 照映林木, 山缘得名。 ▶ 仪真 冯文卿 诗: ‘……山际翠眉呈秀气, 潭中螺髻照灵巅。 ’”
- 山阶 山路的石级。 ▶ 隋 江总 《明庆寺》诗: “山阶步皎月, 涧户听凉蝉。” ▶ 唐 李嘉佑 《送王正字山寺读书》诗: “山阶闲听法, 竹径独看书。”
- 山陆 山地。 ▶ 汉 刘向 《九叹‧思古》: “悲余生之无欢兮, 愁倥偬于山陆。”
- 山陇 1. 山丘。 ▶ 宋 王休 《清清堂赋》: “山陇勾连兮明秀, 湖波停蓄兮清涟。” ▶ 明 刘崧 《喜家僮至》诗: “日射水田禾叶暗, 雨浮山陇豆花肥。” ▶ 清 刘大櫆 《程易田诗序》: “退而强学, 栖迟山陇之间, 虽非有苦, 而亦未尝有乐也。” 2. 古代指 祁连山 和 陇 西一带地方。 ▶ 《周书‧文帝纪上》: “君若督率所部, 自 山 陇 东迈, 吾亦总勒师徒, 北道还阙。”
- 山院 山间庭院。 ▶ 唐 王勃 《仲春郊外》诗: “初晴山院里, 何处染嚣尘。” ▶ 明 贝琼 《赠王廷威》诗: “插架书多须可读, 日长山院杏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