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勒石山上的铭文。
▶ 唐 刘禹锡 《闻韩宾擢第归觐兼贺韩曹长》诗: “ 孝若 归来呈画赞, 孟阳 别后有山铭。”
▶ 孟阳 , 晋 张载 之字。 此指其所作《剑阁铭》。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铭 (銘)míng ㄇㄧㄥˊ1)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
- 燕山铭 见“ 燕然铭 ”。
- 山铸 谓开采矿山铸钱。 语本《史记‧吴王濞列传》: “乃益骄溢, 即山铸钱, 煮海水为盐。” ▶ 《新唐书‧食货志二》: “出内府之积, 收市廛之滞, 广山铸之数, 限边裔之出, 禁私家之积, 则货日重而钱日轻矣。” ▶ 宋 梅尧臣 《伤白鸡》诗: “ 邓生 赐山铸, 未免终馁而。”
- 山钟 山寺钟声。 ▶ 唐 王昌龄 《潞府客亭》诗: “秋月对愁客, 山钟摇暮天。” ▶ 唐 贾岛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诗: “山钟夜度空江水, 汀月寒生古石楼。” ▶ 明 李梦阳 《野泊》诗: “山钟天外落, 林火雨中微。”
- 山锐则不高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解释】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拼音码】srzg
- 山金 1. 指铜。 ▶ 《管子‧国准》: “童山竭泽, 益利搏流, 出山金立币。” 2. 泛指山中的宝藏。 ▶ 南朝 梁简文帝 《湘宫寺智蒨法师墓志铭》: “智灯含影, 慧驾驰騑;若韬山金, 如苞海宝。”
- 山镇 某一地区最有名的山。 ▶ 《周礼‧夏官‧职方氏》: “东南曰 扬州 , 其山镇曰 会稽 , 其泽薮曰 具区 。” ▶ 郑玄 注: “镇, 名山安地德者也。” ▶ 孙诒让 正义: “此九州九山, 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 故尊之曰镇也。”
- 山野 shānyě①山和原野:小白花开遍~。②草野:~小民。
- 山长 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 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 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 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 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 山长之制乃废。 ▶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 “盛族推山长, 修龄号栎翁。” ▶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 “雅有 岳山长 , 三年今在兹。” ▶ 《文明小史》第二二回: “﹝总办﹞本是郎中放的知府, 因为办军装的事罣误了, 制台为他学问好, 请他做个书院的山长, 后来改了学堂, 便充总办之职。” 2. 隐者之称。 ▶ 《宋史‧雷简夫传》: “ 简夫 始起隐者, 出入乘牛, 冠铁冠, 自号‘山长’。” ▶ 宋 陆游 《遣兴》诗: “退归自合称山长, 变化犹应侍帝晨。”
- 山重水衤复 谓山峦重叠,水流盘曲。
- 山长水远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拼音码】scsy【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 山重水复 谓山峦重叠, 水流盘曲。 ▶ 宋 陆游 《游山西村》诗: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清 戴名世 《意园制义自序》: “其或为山重水复, 幽径相通, 明月青松, 清冷欲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