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蛮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旧指居住在山间的南方某些少数民族。
▶ 《南齐书‧高帝纪上》: “﹝ 元嘉 ﹞二十三年, 雍州 刺史 萧思话 镇 襄阳 , 启 太祖 自随戍 沔北 , 讨 樊 邓 诸山蛮, 破其聚落。”
▶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三月, 秦 兵寇 南乡 , 拔之, 山蛮三万户降 秦 。”
▶ 胡三省 注: “自 春秋 之时, 伊 洛 以南, 巴 、 巫 、 汉 、 沔 以北, 大山长谷, 皆蛮居之…… 后汉 祭遵 攻新城蛮、柏华蛮, 破 霍阳聚 , 则 春秋 蛮氏之聚落也。 其后又有巫蛮、南郡蛮、江夏蛮。
▶ 襄阳 以西, 中庐 、 宜城 之西山, 皆蛮居之, 所谓山蛮也。”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蛮 (蠻)mán ㄇㄢˊ1)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 山蜜 山间野蜂所酿的蜜。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部一‧蜂蜜》﹝集解﹞引 寇宗奭 曰: “山蜜多在石中木上, 有经一二年者, 气味醇厚。 人家者一岁二取, 气味不足, 故不及, 且久收易酸也。”
- 山蚕 野蚕。 ▶ 清 张崧 《山蚕谱》卷三: “ 登莱 山蚕, 自古有之。 特前此未知饲养之法, 任其自生自育于山谷中, 故多收辄以为瑞。”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 “吾乡山蚕食椒、椿、槲、柘诸木叶而成茧, 各以其名。” ▶ 王统照 《沉船》: “这些林子在春日原是养山蚕的地方, 到夏末秋初的时候尤为茂盛, 是沿 南海 一带人民的富源。”
- 山行 在山中行走。 ▶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 “登岭始山行, 野旷沙岸净。” ▶ 元 刘迎 《车轣辘》诗: “马虺隤, 牛觳觫, 山行萦纡车轣辘。”
- 山蚓 一种小蛇。 ▶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 黄州 有小蛇, 首尾相类, 因谓两头蛇……土人言, 此地老蚓蚯所化, 无甚大者。 其大不过如大蚓, 行不类蛇, 宛转甚钝。 又谓之山蚓。”
- 山行海宿 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 山虫 1. 山中禽鸟小兽之类的小动物。 ▶ 隋 江总 《山庭春日》诗: “野花宁待晦, 山虫讵识秋?” 唐 卢照邻 《宴梓州南亭得池字》诗: “水鸟翻荷叶, 山虫咬桂枝。” 2. 老虎的别称。 ▶ 《西游记》第十三回: “我才自来, 要寻两只山虫食用, 不期遇著你, 多有冲撞。”
- 山衣 1. 谓以山为衣。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琅琊庄公司马裔墓志铭》: “松风云盖, 白水山衣。 贤已星陨, 人没兰衰。” 2. 隐居者所穿的衣服。 ▶ 唐 王建 《从军后答山中友人》诗: “爱仙无药住溪贫, 脱却山衣事 汉 臣。” ▶ 唐 黄滔 《题宣一僧正院》诗: “山衣随叠破, 菜骨逐年羸。” ▶ 金 元好问 《李道人崧阳归隐图》诗: “愧我出山来, 京尘满山衣。”
- 山虞 《周礼》地官的属官。 掌管山林的政令。 ▶ 《周礼‧地官‧山虞》: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 物为之厉, 而为之守禁。” ▶ 贾公彦 疏: “此山林并云者, 自是山内之林, 即山虞兼掌之。”后亦借称掌管山林的官署。 ▶ 汉 马第伯 《封禅仪记》: “车驾十九日之山虞, 国家居亭, 百官布野。”
- 山表 山外;山上。 ▶ 汉 王充 《论衡‧别通》: “ 禹 益 并治洪水。 ▶ 禹 主治水, 益 主记异物。 海外山表, 无远不至。 以所见闻, 作《山海经》。”
- 山藻 借指华美的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