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ānzhūyú
落叶小乔木,叶子对生,长椭圆形,花黄色。果实为核果,长椭圆形,枣红色,可入药。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茱萸 植物名。 香气辛烈, 可入药。 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佩茱萸能祛邪...
- 茱萸 植物名。 香气辛烈, 可入药。 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佩茱萸能祛邪辟恶。 ▶ 三国 魏 曹植 《浮萍篇》: “茱萸自有芳, 不若桂与兰。” ▶ 《西京杂记》卷三: “九月九日, 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华酒, 令人长寿。” ▶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清 吴伟业 《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 “粳稻将登农父喜, 茱萸遍插故人怜。”参见“ 茱萸囊 ”。
- 吴茱萸 wúzhūyú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绿黄色,伞房花序,结红色小干果。果实可入药。
- 茱萸会 古俗重阳节佩茱萸, 相约登山宴饮, 称茱萸会。 ▶ 晋 周处 《风土记》: “以重阳相会, 登山饮菊花酒, 谓之登高会, 又云茱萸会。” ▶ 郁达夫 《海上候曼兄不至步原韵奉答》: “重阳好作茱萸会, 花萼江边一夜游。”
- 茱萸囊 装有茱萸的佩囊。 古俗重阳节取茱萸缝袋盛之, 佩系身上, 谓能辟邪。 ▶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 长房 谓( 桓景 )曰: ‘九月九日, 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绛囊, 盛茱萸以系臂, 登高饮菊花酒, 此祸可除。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 妇人带茱萸囊, 盖始于此。” ▶ 唐 郭元振 《子夜四时歌‧秋歌二》: “辟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亦省作“ 茱囊 ”。 ▶ 明 郝明龙 《九日》诗: “寂寞园林 天宝 后, 道傍谁复问茱囊。”
- 茱萸女 唐 俗重阳节登高宴饮时佐酒的女侍。 ▶ 唐 张谔 《九日宴》诗: “归来得问茱萸女, 今日登高醉几人。”参见“ 茱萸 ”。
- 茱萸节 指重阳节。 ▶ 唐 张说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诗: “ 西楚 茱萸节, 南淮 戏马台。” ▶ 明 徐渭《九月朔与诸友醉得花字》诗: “不教酩酊归何事, 望到茱萸节尚赊。”参见“ 茱萸 ”。
- 茱萸锦 古锦名。 ▶ 晋 陆翽 《邺中记》: “锦有大登高, 小登高……大茱萸, 小茱萸, 大交龙, 小交龙, 蒲桃文锦, 斑文锦, 工巧百数, 不可尽名也。” ▶ 南朝 梁 吴均 《赠柳真阳》诗: “朝衣茱萸锦, 夜覆葡萄卮。”
- 食茱萸 shízhūyú落叶乔木,枝上多刺,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淡绿黄色。果实球形,成熟时红色,可入药,又可提制芳香油。
- 山茶 shānchá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有光泽,花红色或白色,蒴果球形,种子球形,黑色。山茶是一种名贵的观赏植物,花很美丽,通常叫茶花。种子可以榨油。
- 山茗 山中产的茶叶。 ▶ 唐 元稹 《早春登龙山静胜寺》诗: “山茗粉含鹰觜嫩, 海榴红绽锦窠匀。” ▶ 宋 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我官于南今几时, 尝尽溪茶与山茗。” ▶ 清 郑燮 《窘况为许衡州赋》: “山茗未赊将菊代, 学钱无措唤儿回。”
- 山茹 山中的野菜。 ▶ 唐 寒山 《诗》之二九三: “携篮采山茹, 挈笼摘果归。”
- 山茄子 曼陀罗花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曼陀罗花》。
- 山荆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太过奖矣!此即山荆也。” ▶ 清 洪楝园 《后南柯‧伐檀》: “昨夜山荆自隔江 檀萝国 回来, 探知邻国狡谋, 十分利害。”
- 山英 山花。 ▶ 元 王恽 《游妫川水谷太玄道宫》诗: “山英喜客来, 夜雨濯翠鬟;层峦与叠巘, 供我柱笏看。”
- 山草 1. 山中的草。 ▶ 唐 李益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运转春华至, 岁来山草绿。” 2. 犹言山野草莽。 借指在野未仕。 ▶ 《后汉书‧李固传》: “方今之事, 复同于前。 臣伏从山草, 痛心伤臆。” ▶ 《晋书‧隐逸传‧郭文》: “山草之人, 安能佐世!”
- 山苗 山上初生的草木。 喻指世袭高位的庸才。 语本 晋 左思 《咏史》之二: “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世胄蹑高位, 英俊沈下僚。” ▶ 唐 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 “山苗落涧底, 幽松出高岑。” ▶ 宋 王禹偁 《送柳宜通判全州序》: “或过故国动黍离之情, 伤远行有于役之念, 叹下位起山苗之刺, 则于道远矣, 于生劳矣。”
- 山荒 山中荒地。 ▶ 《宋史‧兵志十二》: “惟 河东 岚石 之间, 山荒甚多, 汾河 之侧, 草地亦广, 其间水草最宜牧养。” ▶ 明 王守仁 《谪居粮绝》诗: “山荒聊可田, 钱鎛还易办。”
- 山芽 即茶。 ▶ 宋 曾几 《述侄饷日铸茶》诗: “宝胯自不乏, 山芽安可无?子能来日铸, 吾得具风炉。”胯, 胯茶, 产于 广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