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系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hānxì
同一造山运动形成,并沿一定走向规律分布的若干相邻山脉的总体,叫做山系。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系 1)(③⑥係,③④⑤⑦繫)xì ㄒㄧˋ2)有联属关系的:~统。~列。~...
- 山紬 用野蚕丝制成的绸子。 ▶ 宋 王禹偁 《黑裘》诗: “野蚕自成茧, 缲络为山紬。”
- 山精 1. 传说中的山间怪兽。 ▶ 《淮南子‧泛论训》“山出枭阳” 汉 高诱 注: “枭阳, 山精也。 人形, 长大, 面黑色, 身有毛, 足反踵, 见人而笑。” ▶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三: “山精如人, 一足, 长三四尺, 食山蟹, 夜出昼藏。” ▶ 唐 中宗 《石淙》诗: “水炫珠光遇泉客, 岩悬石镜厌山精。” ▶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诗: “磷光夜附山精出, 龙气秋随海雾消。”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黄雅林》: “先 恭王 每以山精野狐目之, 然平时未尝不嘉其忠告, 交谊仍如故也。” 2. 药草名。 术的别名。 ▶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 “术, 一名山蓟, 一名山精。 故《神药经》曰: ‘必欲长生, 长服山精。 ’”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 “衣裁野薜缁尘净, 饭试山精石鼎蒸。” 3. 药草名。 生长年久的何首乌。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 “﹝何首乌﹞三百年者如三斗栲栳大, 号山精。”
- 山纪 山麓。 ▶ 明 陈子龙 《过天台望赤城》诗: “缓步升山纪, 驱车降木杪。”按, 《诗‧秦风‧终南》“有纪有堂” 毛 传: “纪, 基也。”
- 山籁 山间的声音。 ▶ 南朝 宋 鲍照 《赠故人马子乔》诗之三: “野风振山籁, 朋鸟夜惊离。”
- 山纹 1. 古器物上状如山形的花纹。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 “其制作, 有云纹、雷纹、山纹、轻重雷纹、垂花雷纹、鳞纹。” 2. 山的褶皱纹路。 ▶ 明 袁宏道 《乍晴即事》诗: “山纹斜界露, 树影拗枝横。”
- 山箐 1. 山中大竹林。 ▶ 《元史‧塔海帖木儿传》: “ 塔海帖木儿 以四百人追至山箐中, 大败之, 擒 阿蒙 以归。” ▶ 明 无名氏 《招捕总录》: “ 奚卜薛 遣其部落 阿侯 拒战, 败, 逃入山箐。” 2. 指丛生竹子的山谷。 彝族史诗《梅葛》第一部二: “兄妹在高山顶上滚石磨, 哥在这山滚上扇, 妹在那山滚下扇。 滚到山箐底, 上扇下扇合拢来。”
- 山经 1. 《山海经》的简称。 ▶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赞》: “故言九州山川, 《尚书》近之矣。 至《禹本纪》、《山经》所有, 放哉!”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 “方 夏 鼎之瑰异, 类《山经》之俶诡。” ▶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 “ 夏 禹 敷土, 实著《山经》。” 2. 泛指记录山脉的舆地之书。 ▶ 唐 韩愈 《毛颖传》: “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 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 皆所详悉。” ▶ 宋 欧阳修 《菱溪大石》诗: “山经地志不可究, 遂令异说争纷纭。” ▶ 清 黄宗羲 《周云渊先生传》: “自历以外, 图书、皇极、律吕、山经、水志、分野、算法……莫不各有成书。”
- 山简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 山季伦 为 荆州 , 时出酣畅, 人为之歌曰: ‘ 山公 时一醉, 径造 高阳池 , 日莫倒载归, 茗艼无所知。 复能乘骏马, ……举手问 葛强 , 何如 并州 儿?’ 高阳池 在 襄阳 。 ▶ 强 是其爱将, 并州 人也。”后以“山简醉”为醉酒之典。 ▶ 宋 苏轼 《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高会日陪 山简 醉, 狂言屡发次公醒。” ▶ 宋 辛弃疾 《定风波‧用药名招婺源马荀仲游雨岩》词: “孤负寻常 山简 醉, 独自, 故应知子草《玄》忙。” ▶ 元 杨奂 《送张彦叔还陕》诗之一: “且陪 山简 醉, 未辨水衡钱。”
- 山结 山结 基本解释:多条山脉汇集的中心。如帕米尔山结为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的交汇地。
- 山简兴 指嬉游豪饮的雅兴。 ▶ 唐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诗: “时追 山简 兴, 本自 习 家流。”参见“ 山简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