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山村儿童。
▶ 唐 王勃 《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惠寺碑》: “山童采葛, 入丹窦而忘归;野老纡花, 向清溪而不返。”
▶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诗: “山童荐珍果, 野老开芳尊。”
▶ 元 虞集 《后续咏贫士》诗之一: “山童衣百鹑, 唤之愧匆匆。”
2. 僧道或隐士的侍者。
▶ 唐 孙逖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觉路山童引, 经行谷鸟随。”
▶ 宋 陈达叟 《<本心斋食谱>叙》: “客从方外来, 竟日清言, 各有饥色, 唤山童供蔬馔, 客尝之, 谓无人间烟火气。”
▶ 元 袁桷 《题巨然<枫林雅集图>》诗: “山童注新泉, 支鼎拾薪箨。”
▶ 清 厉鹗 《徵招‧为蒋丈雪樵赋》词: “酒熟倒葫芦, 有山童相待。”
3. 谓山无草木。 参见“ 山童石烂 ”。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童 tóng ㄊㄨㄥˊ1)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
- 山童石烂 谓山无草木,石头腐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 雪山童子 亦称“雪山大士”。 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 的别称。 相传 释氏 在过去世曾在 雪山 修行, 故称。 ▶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第五之一: “故 雪山大士 被 帝释 试之, 看其堪任荷负菩提重担以不。” ▶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 “ 雪山童子 , 不顾芭蕉之身; 云地比丘 , 欲成甘蔗之种。” ▶ 赵殿成 笺注: “佛入 雪山 修行, 故谓佛为 雪山童子 。” ▶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 “ 雪山童子 应前世, 金粟如来 是本师。”
- 山立 像高山一样屹立不动。 ▶ 《礼记‧玉藻》: “立容, 辨卑毋谄, 头颈必中, 山立时行。” ▶ 孔颖达 疏: “山立者, 若住立则嶷如山之固, 不摇动也。” ▶ 晋 陆云 《吴故丞相陆公诔》: “乃誓我众, 乃整我旅, 神干山立, 雄旗电举。” ▶ 《新唐书‧王雄诞传》: “ 雄诞 爱人, 善抚士, 能致下死力, 每破城邑, 整众山立, 无丝毫犯。” ▶ 元 袁桷 《元日朝回》诗: “千官山立归文石, 六卫嵩呼彻禁门。”
- 山笑 1. 方言。 山洪暴发。 ▶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 “ 吉州 江水之东有二山……自 建炎 己酉岁忽洪水发于两山, 土人谓之山笑。” 2. 人熊的别称。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狒狒》: “《新论》: ‘人熊, 一名山笑。 ’”
- 山窠 偏僻的山村。 ▶ 菡子 《妈妈的故事》: “山窠里的穷户都嘀嘀咕咕的, 念着游击队。”
- 山第 山中别墅。 ▶ 唐 李峤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山第接云开, 天子春游动地来。” ▶ 唐 沈佺期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主家山第早春归, 御辇春游绕翠微。”
- 山窝窝 见“ 山窝 ”。
- 山笼 盛茶叶果品之类山货的竹器。 ▶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刘原甫舍人扬州五题‧蒙谷》: “茗园葱倩与山笼, 一夜春雷发旧丛。” ▶ 明 高启 《送董湖州》诗: “山笼输茶至, 溪船摘芰行。” ▶ 清 吴伟业 《过圻村》诗: “山笼樱桃重, 溪船菱芡鲜。”
- 山窝 shānwō偏僻的山区。也说山窝窝(shānwō·wo)。
- 山简兴 指嬉游豪饮的雅兴。 ▶ 唐 李益 《送襄阳李尚书》诗: “时追 山简 兴, 本自 习 家流。”参见“ 山简醉 ”。
- 山窜 逃藏于山中。 ▶ 三国 魏 曹植 《请招降江东表》: “ 淮南 尚有山窜之贼, 吴会 犹有潜江之虏。” ▶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碑》: “山窜 赵武 , 家藏 李燮 。” ▶ 倪璠 注: “ 程婴 匿 赵武 于山中, 故云山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