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jū ān sī wēi
【解释】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示例】得宠思辱,~(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拼音码】jasw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英文】be prepared for danger in times of safety
【故事】春秋时期,晋、宋等12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只好向晋国求和。郑国给晋国送去金钱珠宝美女等。晋悼公就把贡品分给大臣享乐。魏绛劝谏晋悼公不要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晋悼公认为他言之有理,就采纳他的建议
- 居安 处于安宁的环境。 ▶ 唐 韩愈 《上巳日...
- 思 sī ㄙˉ1)想,考虑,动脑筋:~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
- 危 wēi ㄨㄟˉ1)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
- 于安思危 居安思危。 ▶ 《战国策‧楚策四》: “ 虞卿 谓 春申君 曰: 臣闻之《春秋》, 于安思危, 危则虑安。” ▶ 《逸周书‧程典》: “于安思危, 于始思终。” ▶ 《吕氏春秋‧慎大》: “贤主于安思危, 于达思穷, 于得思丧。” ▶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 以远咎悔。”
- 处安思危 又作:居安思危。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困难及危险。
- 於安思危 居安思危。
- 居安 处于安宁的环境。 ▶ 唐 韩愈 《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天子念致理之艰难, 乐居安之闲暇, 肇置三令节。” ▶ 《元史‧列女传序》: “则其居安而有淑顺之称, 临变而有贞特之操者, 夫岂偶然哉。”参见“ 居安思危 ”。
- 居安虑危 同“居安思危”。
- 居安资深 jū ān zī shēn 【解释】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出处】《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拼音码】jaz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掌握学问牢固而根底深厚
- 居守 1. 留置守护。 ▶ 《左传‧成公十六年》: “ 韩厥 将下军, 郤至 佐新军, 荀罃 居守。” ▶ 明 李东阳 《重修季子庙记》: “刑部尚书 白公 昂 尝读书其间, 慨其敝陋, 谓居守道徒曰: ‘吾他日必修之。 ’” 2. 特指皇帝出征或巡幸时, 重臣镇守京都或行部。 ▶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 “ 晁错 议, 欲令上自将兵, 身留居守。” ▶ 《新唐书‧辅公祏传》: “六年, 伏盛 入朝, 留 公祏 居守, 复令 雄诞 握兵副之。”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甘露瑞雪》: “上南巡, ﹝ 顾鼎臣 ﹞奉敕居守, 寻殁于位。” ▶ 清 唐甄 《潜书‧诲子》: “天子南征, 大人居守, 政事取决, 如 伊尹 、 周公 之摄, 此 慎 之所不如也。” 3. 官名。 留守的别称。 ▶ 唐 韩愈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自居守 河南 尹以及百事之执事, 与吾辈二县之大夫, 政有所不通, 事有所可疑, 奚所谘而处焉?”按, 此“居守”谓 东都 留守 郑馀庆 。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公直》: “既发囊, 唯有人左臂, 若新支解焉。 群吏乃反接, 送于居守。” 4. 犹守成。 ▶ 明 李东阳 《张秋》诗: “创业固不易, 居守乃其常。”
- 居官 担任官职。 ▶ 《仪礼‧士相见礼》: “与众言, 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 言忠信。” ▶ 《史记‧汲郑列传》: “使 黯 任职居官, 无以逾人。” ▶ 《旧唐书‧白居易传》: “凡所居官, 未尝终秩, 率以病免, 固求分务, 识者多之。” ▶ 《红楼梦》第三七回: “ 贾政 自 元妃 归省之后, 居官更加勤慎, 以期仰答皇恩。”
- 居宇 住宅。 ▶ 《后汉书‧马融传》: “居宇器服, 多存侈饰。” ▶ 《北史‧高道悦传》: “ 道悦 表谏, 以为阙居宇之功, 作游嬉之用, 损耗殊倍。” ▶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 “﹝ 赵赞 ﹞请税三辅两畿居宇间架。”
- 居官守法 jū guān shǒu fǎ 【解释】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拼音码】jgsf
- 居宅 住宅。 ▶ 《后汉书‧张纲传》: “亲为卜居宅, 相田畴。” ▶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居宅离水七八十步。”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古人流寓, 往往先营居宅。”
- 居室 jūshì居住的房间:这套房有三~,还有一个过厅。
- 居学 平居自学。 ▶ 《礼记‧学记》: “大学之教也, 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 ▶ 陈浩 集说: “退而燕息, 必有燕居之学, 如‘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是也。” ▶ 朱彬 训纂引 朱熹 曰: “居学如《易》之言居业, 如下文操缦、博依、兴艺、兴藏修、游息之类。”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且居学之士, 国无事不用力, 有难不被甲, 礼之则惰修耕战之功, 不礼则周主上之法;国安则显尊, 危则为屈公之威, 人主奚得于居学之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