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明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谓尊敬地对待并且明示于人。
▶ 《墨子‧明鬼下》: “当若鬼神之有也, 将不可以不尊明也。”
▶ 孙诒让 间诂: “尊明, 谓尊事而明著之以示人也。”
2. 尊重贤明的人。
▶ 《国语‧晋语四》: “尊明胜患, 知也;杀身赎国, 忠也。”
▶ 韦昭 注: “明, 谓公子;胜, 犹遏也。”公子, 指 晋文公 重耳 。
3. 犹圣明。
▶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贡》: “今 汉 土之广博, 天子尊明, 而曾无一良臣, 此诚不愍兆黎之愁苦, 不急贤人之佐治尔。”
4. 指圣明之君。
▶ 《后汉书‧章帝纪》: “予一人空虚多疚, 纂承尊明, 盥洗享荐, 惭愧祇栗。”
- 尊 zūn ㄗㄨㄣˉ1)地位或辈分高:~长(zhǎng)。~卑。~贵。~严...
- 明 míng ㄇㄧㄥˊ1)亮,与“暗”相对:~亮。~媚。~净。~鉴(a.明...
- 尊旨 犹尊意。 ▶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清》: “ 清 曰: ‘苟尔辈志不可夺, 则从吾所欲而致之, 可乎?’皆曰: ‘愿闻尊旨。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 “家人曰: ‘是某院郎君。 ’ 坚 云: ‘不识, 莫喻尊旨。 ’”
- 尊服 1. 谓斩衰, 服期三年。 ▶ 《仪礼‧丧服》: “为人后者, 传曰: 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按, 上文云: “父传曰: 为父何以斩衰也?父, 至尊也。 诸侯为天子, 传曰: 天子至尊也。”故曰“尊服”, 亦即重丧服。 2. 犹敬服。 ▶ 王杏元 《绿竹村风云》四: “像 天来 这样的干部, 自己有气魄, 又忠心耿耿, 人家先不问互助组好不好, 单看他乘夜走了五十里山路回来, 心里就有几分尊服了。”
- 尊无二上 ①又作:国无二君。②引申为至高无上。
- 尊极 1. 犹至尊。 多指帝、后及帝、后之位。 ▶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 “皇后 寿 , 得由卑贱, 登显尊极, 自处椒房, 二纪于兹。” ▶ 《宋书‧后妃传论》: “虽正位天闰, 礼亢尊极, 而衰厌易兆, 恩宴难留。” ▶ 《北齐书‧孝昭纪》: “及临尊极, 留心更深, 时人服其明而讥其细也。” 2. 指父母长辈。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 “ 潘岳 为才, 善于哀文, 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 伤弱子则云心如疑。 礼文在尊极, 而施之下流, 辞虽足哀, 义斯替矣。”
- 尊敬 zūnjìng①重视而且恭敬地对待:~老师│受人~。②可尊敬的:~的总理阁下。
- 尊攘 尊王攘夷。 ▶ 明 张煌言 《祭延平王文》: “伫班师旅, 终仗尊攘。”
- 尊爱 尊崇而慈爱。 ▶ 唐 柳宗元 《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 “太夫人母道尊爱, 教饰谨备。”
- 尊拳 谑称他人的拳头。 ▶ 《晋书‧刘伶传》: “尝醉与俗人相忤。 其人攘袂奋拳而往。 ▶ 伶 徐曰: ‘鸡肋不足以安尊拳。 ’其人笑而止。” ▶ 宋 陆游 《自规》诗: “世路方未夷, 机阱宁有极!但能常闭门, 尊拳贷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