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hán lái shǔ wǎng
【解释】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示例】则他这兔走乌飞,~,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
【拼音码】hlsw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比喻时间的更替
【英文】as summer goes and winter comes
- 寒 hán ㄏㄢˊ1)冷,与“暑”相对:~冬。~色。~衣。~冽。~带。~战...
- 来 (來)lái ㄌㄞˊ1)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
- 往 wǎng ㄨㄤˇ1)去,到:~返。~复。~还(huán)。~来。交~。...
- 寒杵 寒秋时的杵声。 杵, 捣衣用的棒槌。 诗词中常用以描写环境的冷落、萧索或思乡。 ▶ 唐 岑参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徵》诗: “孤灯然客梦, 寒杵捣乡愁。” ▶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 “落景闻寒杵, 屯云对古城。” ▶ 唐 皇甫曾 《寻刘处士》诗: “隔城寒杵急, 带月早鸿还。”
- 寒条 秋冬树木的枝条。 ▶ 晋 陶潜 《归鸟》诗: “翼翼归鸟, 戢羽寒条。” ▶ 唐 戴叔伦 《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诗: “陌上凉风槐叶凋, 夕阳清露湿寒条。” ▶ 唐 章孝标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 “六出花飞处处飘, 黏窗著砌上寒条。”
- 寒松 寒冬不凋的松树。 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陆绩 字 公纪 ” 裴松之 注引《姚信集》: “ 王蠋 建寒松之节而 齐王 表其里, 义姑 立殊俗之操而 鲁侯 高其门。” ▶ 《晋书‧庾阐传》: “伟哉兰生而芳, 玉产而洁, 阳葩熙冰, 寒松负雪。” ▶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 “翠石俄双表, 寒松竟后凋。” ▶ 明 马銮 《聂隐娘》诗: “雄心到底愧寒松, 何必藏名峰外峰。”
- 寒村 偏僻冷落的村庄。 ▶ 唐 卢纶 《送李缃》诗: “波翻远水蒹葭动, 路入寒村机杼鸣。” ▶ 唐 唐彦谦 《韦曲》诗: “穷郊二月初离别, 独傍寒村嗅野梅。”
- 寒林 1. 称秋冬的林木。 ▶ 晋 陆机 《叹逝赋》: “步寒林以凄恻, 玩春翘而有思。” ▶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 “客来深巷中, 犬吠寒林下。” ▶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 “静映寒林晚未芳, 人人欲看 寿阳 妆。” ▶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 “车站前一片大旷场, 四围寒林萧瑟, 晓霜犹凝, 飕飕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 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 梵语音译。 弃尸之处。 ▶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 “尸陀林, 正言尸多婆那, 此名寒林。 其林幽邃而寒, 因以名也。 在 王舍城 侧, 死人多送其中。 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 取彼名之也。”
- 寒机 寒夜的织布机。 ▶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羲兴七夕》诗: “寒机思孀妇, 秋堂泣征客。” ▶ 宋 曾巩 《山水屏》诗: “ 吴 缣落寒机, 舒卷光乱目。”
- 寒林笋出 三国 孟宗 哭竹生笋事。 相传 孟宗 母嗜笋, 值隆冬, 笋未生, 宗 入竹林哭泣哀叹, 笋乃生, 归奉母。 后以为孝子之典。 ▶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 “温席扇枕, 承颜悦膝, 冻浦鱼惊, 寒林笋出。”参见“ 孟宗竹 ”、“ 孝笋 ”。
- 寒木春华 hán mù chūn huá 【解释】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拼音码】hmch
- 寒柝 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 唐 顾云 《投西边节度使启》: “夷落无喧, 干戈尽偃, 边烽息焰, 寒柝沉声。” ▶ 唐 欧阳詹 《除夜长安客舍》诗: “虚牖传寒柝, 孤灯照绝编。” ▶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五: “野店残灯随梦息, 荒村寒柝点更讹。”
- 寒木 1. 耐寒不凋的树木, 多指松柏之类。 常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 ▶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五十》: “是以迅风陵雨, 不谬晨禽之察;劲阴杀节, 不凋寒木之心。” ▶ 刘孝标 注: “夫冒霜雪而松柏不凋, 此由是坚实之性也。” ▶ 《南齐书‧孝义传赞》: “孝为行首, 义实因心。 白华秉节, 寒木齐心。” ▶ 宋 朱熹 《伏读云台壁间秘阁郎中盘谷传丈题诗辄次元韵呈诸同游》: “只有空山无岁月, 倚天寒木但苍然。” 2. 泛指寒天的树木。 ▶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 “靡靡见虚烟, 森森视寒木。” ▶ 唐 寇泚 《度涂山》诗: “流月挥金戈, 惊风折寒木。” 3. 指木柴。 ▶ 唐 顾况 《焙茶坞》诗: “新茶已上焙, 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 呼儿劈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