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惯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ǒngguàn
[indulge;spoil (children)] [对子女]宠爱娇纵;[对子女]溺爱并放纵
- 宠 (寵)chǒng ㄔㄨㄥˇ1)爱:~爱。~儿。~信。~幸。得~。失~。...
- 惯 (慣)guàn ㄍㄨㄢˋ1)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习~。~常。~于。...
- 宠慰 谓以恩宠抚慰。 ▶ 《后汉书‧乌桓传》: “ 广阳 人 阎柔 , 少没 乌桓 、 鲜卑 中, 为其种人所归信。 ▶ 柔 乃因 鲜卑 众, 杀 乌桓 校尉 邢举 而代之。 ▶ 袁绍 因宠慰 柔 , 以安北边。”
- 宠惮 谓既宠爱又惧怕。 ▶ 《隋书‧后妃传‧文献独狐皇后》: “ 突厥 尝与中国交市, 有明珠一箧, 价值八百万, 幽州 总管 阴寿 白后市之。 后曰: ‘非我所须也。 当今戎狄屡寇, 将士罢劳, 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 ’百僚闻而毕贺, 高祖 甚宠惮之。” ▶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妒》: “ 抚州 监酒 范寺成 妻色美而妒, 范 甚宠惮之。”
- 宠戚 贵戚;得宠的贵戚。 ▶ 《晋书‧周处传》: “及居近侍, 多所规讽。 迁御史中丞, 凡所纠劾, 不避宠戚。 ▶ 梁王肜 违法, 处 深文案之。” ▶ 《晋书‧慕容暐载记》: “今者守宰或擢自匹夫兵将之间, 或因宠戚, 藉缘时会, 非但无闻于州闾, 亦不经于朝廷。”
- 宠惠 指皇帝的恩泽。 ▶ 宋 《燕翼诒谋录》卷二: “至 真宗 天禧 元年八月辛未, 诏文武升朝官, 父不在, 无嫡母继母者, 许叙封本生父母, 则四海之内, 均沾宠惠。”
- 宠拔 宠爱提拔。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河内太守司徒颍川韩演》: “ 河内 太守司徒 颍川 韩演 伯南 , 举孝廉, 唯临辞一与相见, 无所宠拔。 曰: ‘我已举若, 岂可令恩偏积于一门乎?’” ▶ 《元史‧燕铁木儿传》: “ 燕铁木儿 时总环卫事, 留 大都 , 自以身受 武宗 宠拔之恩, 其子宜纂大位。”
- 宠招 亦作“宠召”。 对高位者邀请的敬辞。 ▶ 元 柯丹邱 《荆钗记‧团圆》: “老夫感蒙过爱, 特辱宠招, 不胜愧感之至。” ▶ 田汉 《关汉卿》第七场: “您知道歌台舞榭我是不大来的。 昨天我就没有能来奉陪。 今天 阿大人 再三宠召, 不能不来。”
- 宠惑 惑于所宠。 ▶ 《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论》: “物之兴衰, 情之起伏, 理有固然矣。 而崇替去来之甚者, 必唯宠惑乎?当其接床笫, 承恩色, 虽险情赘行, 莫不德焉, 及至移意爱, 析嬿私, 虽惠心妍状, 愈献丑焉。”
- 宠授 指皇帝授予官爵。 ▶ 《三国志‧吴志‧孙策传》“ 曹公 表 策 为讨逆将军, 封为 吴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曰: “夫悬赏俟功, 惟勤是与, 故便宠授, 承袭前邑, 重以大郡, 荣耀兼至。” ▶ 《南史‧刘怀敬传》: “帝以旧恩, 怀敬 累见宠授, 至 会稽 太守。” ▶ 北周 庾信 《周陇右总管长史赠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 “公频烦宠授, 朝野为荣。 三年, 都督 成州 诸军事、 成州 刺史。 寻加侍中。”
- 宠恣 宠爱放纵。 ▶ 《晋书‧慕容皝载记》: “每睹史传, 未尝不宠恣母族, 使执权乱朝, 先有殊世之荣, 寻有负乘之累, 所谓爱之适足以为害。” ▶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有人家甚富, 止有一男, 宠恣过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