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bǎochāo
[paper currency] 古时指纸币,即元、明、清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如“至元通行宝钞”,“大明通行宝钞”、“大清宝钞”
- 宝 (寳)bǎo ㄅㄠˇ1)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贝。~剑。~物。~藏(...
- 钞 (鈔)chāo ㄔㄠˉ1)同“抄”。2)纸币:~票。现~。兑换外~。·...
- 元宝钞 元 中统 年间颁行的一种钞票。 ▶ 《元史‧食货志一》: “ 世祖 中统 元年, 始造交钞, 以丝为本……是年十月, 又造 中统 元宝钞。”参见“ 中统钞 ”。
- 内宝钞局 明 代 崇祯 年间官方设立的督造纸币的机构。 ▶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二》: “ 崇祯 间 桐城 诸臣 蒋臣 言钞法可行……上特设内宝钞局, 昼夜督造, 募商发卖, 无肯应者。”
- 宝钵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 ▶ 《法苑珠林》卷五一: “男女擎持宝钵, 满中七宝, 取无穷尽。” ▶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 “六和持宝钵, 八敬捧金台。”
- 宝钗楼 唐 宋 时 咸阳 酒楼名。 ▶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九: “予尝秋日饯客 咸阳 宝钗楼 上, 汉 诸陵在晚照中, 有歌此词(指 李白 《忆秦娥》)者, 一坐凄然而罢。” ▶ 宋 陆游 《大雪歌》: “虬须豪客狐白裘, 夜来醉眠 宝钗楼 。” ▶ 宋 陆游 《对酒》诗: “但恨 宝钗楼 , 胡沙隔 咸阳 。”自注: “ 宝钗楼 , 咸阳 旗亭也。”亦省作“ 宝钗 ”。 ▶ 五代 张泌 《酒泉子》词: “ 咸阳 沽酒 宝钗 空。”
- 宝钻 即钻石, 金刚钻。 ▶ 鲁迅 《准风月谈‧男人的进化》: “虽则过了几千年这些圈儿环儿大都已经变成了金的银的, 镶上了珍珠宝钻, 然而这些项圈, 镯子, 戒指等等, 到现在还是女奴的象徵。”
- 宝钗分股 宝钗分股 基本解释: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物,由两股合成。比喻夫妻分离。
- 宝钗 1. 首饰名。 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 南朝 梁 何逊 《咏照镜》: “宝钗若可间, 金钿畏相逼。” ▶ 唐 李贺 《少年乐》诗: “ 陆郎 倚醉牵罗袂, 夺得宝钗金翡翠。” ▶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 “明日短篷眠夜雨, 宝钗留半股。” ▶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 “宝钗罗带, 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黄花, 岂后乐之襟期?” 2. 见“ 宝钗楼 ”。
- 宝铃 1. 寺庙中悬挂的铃。 ▶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 “珠幡转曜, 宝铃韵响。” ▶ 《大方便佛报恩经‧论议品》: “有七宝塔, 从地踊出住在空中, 无数幢幡而悬其上, 百千宝铃不鼓自鸣, 微风吹动出微妙音。” 2. 道教称泥丸宫 太一真君 的流火之铃。 相传此铃能驱邪恶, 灭万殃。 ▶ 《云笈七签》卷五十: “流火之铃者, 无质而赤光, 动之声闻十万里, 盖 上清 中 太一真人 宝铃也。”
- 宝钏 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 ▶ 南朝 梁简文帝 《拟落日窗中坐》诗: “开函脱宝钏, 向镜理纨巾。” ▶ 唐 李百药 《寄杨公》诗: “高阁浮香出, 长廊宝钏鸣。”
- 宝铉 晋 干宝 和 宋 徐铉 的并称。 ▶ 宋 黄庭坚 《廖袁州次韵见答并寄黄靖国再生传次韵寄之》: “史笔纵横窥 宝 铉 , 诗才清壮近 阴 何 。” ▶ 任渊 注: “ 干宝 作《搜神记》, 徐铉 作《稽神录》, 当时谓宝鬼之 董狐 。”
- 宝録 宝録(寶録)拼音:bǎo lù 注音:ㄅㄠˇ ㄌㄨˋ 词语解释1.珍藏。《西京杂记》卷四:“ 元后 在家,尝有白鷰衔白石,大如指,坠后绩筐中。后取之,石自剖为二,其中有文曰:‘母天地。’后乃合之,遂復还合,乃宝録焉。”《宋书·符瑞志上》:“餘散,帝宝録之,后征伐屡被伤,通中者数矣,以散傅之,无不立愈。”2.帝位。《陈书·世祖纪》:“﹝ 临川王 蒨 ﹞宜奉大宗,嗣膺宝録,使七庙有奉,兆民寧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