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哉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古代食器。
▶ 《太平御览》卷七六○引 汉 李尤 《安哉铭》: “安哉令名, 甘旨是盛, 埏埴之巧, 甄陶所成。”
- 安 ān ㄢˉ1)平静,稳定:~定。~心。~宁。~稳。~闲。~身立命。~邦...
- 哉 zāi ㄗㄞˉ1)文言语气助词(a.表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吗”,“呢”...
- 安咐 吩咐。 ▶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就照我说的那么办’, 区长最后安咐。” ▶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七章: “ 冯兆喜 已经给 老陈 安咐好合作社的事。”
- 安哥拉山羊 [Angora goat]家山羊品种,古时在小亚细亚安哥拉地区育成。毛柔软如丝,生产商品马海毛。安哥拉山羊比其他家山羊和绵羊体格略小,耳长而下垂。公、母都有角。19世纪中叶在南非建立了安哥拉山羊的饲养基地,发展起西方的马海毛工业。不久进口到美国;集中在西南部饲养。其毛弹性甚强,在平滑度和光泽性方面都胜过羊毛。安哥拉山羊Grant Heilman Photography, Inc.
- 安和 1. 安定和平;安定和睦。 ▶ 《晏子春秋‧问上三》: “未免乎危乱之理, 而欲伐安和之国, 不可, 不若修政而待其君之乱也。” ▶ 《韩诗外传》卷五: “百姓皆怀安和之心, 而乐戴其上。” ▶ 《北齐书‧魏收传》: “自 魏 、 梁 和好, 书下纸每云: ‘想彼境内宁静, 此率土安和。 ’” 唐 元结 《夏侯岳州表》: “公能清正宽恕, 静以理之, 故其人安和而服说, 为当时法则。” ▶ 《元典章‧礼部六‧五世同居旌表其门》: “今后五世同居安和者旌表其门。” 2. 安详平和。 ▶ 《汉书‧杜延年传》: “ 延年 为人安和, 备于诸事, 久典朝政, 上任信之, 出即奉驾, 入给事中, 居九卿位十馀年。” ▶ 《南史‧王僧辩传》: “母姓 魏氏 , 性甚安和, 善于绥接, 家门内外莫不怀之。” ▶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 “ 介甫 词完气健, 饶有远势; 子固 茂密安和, 而雄强不足。” 3. 平安, 安好。 ▶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 “孟夏渐热, 惟道体安和。” ▶ 宋 范仲淹 《与中舍书》之十: “今日 钱主簿 来领书, 知尊候安和。” ▶ 宋 沈作哲 《寓简》卷八: “思虑清静, 步履轻健, 寝寐安和。” 4. 犹晴和, 温和。 ▶ 《云笈七签》卷二六: “天气安和, 芝草常生。”
- 安善 1. 安吉;安好。 ▶ 《汉书‧王莽传下》: “诸术数家皆缪对, 言天文安善, 群贼且灭。 ▶ 莽 差以自安。” ▶ 隋炀帝 《赐书召释慧觉》: “法师安善, 寒暑惟宜。 承栖迟 龟山 之域, 阐扬龙树之旨。” ▶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 “伏维遯迹休闲, 兴居安善。” ▶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我景状如常, 妇孺亦安善。” 2. 安分良善。 京剧《串龙珠》第十场: “唗!一介乡民, 哪有许多银两, 定不是安善之辈。”
- 安命 安于命运。 语本《庄子‧德充符》: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唯有德者能之。” ▶ 《韩诗外传》卷一: “传曰: 安命养性者, 不待积委而富。” ▶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 “荡然任心, 乐道安命。” ▶ 宋 叶适 《送卢日新序》: “读古人之书, 求志于义, 安命于时, 其退有以为仁, 其进有以为智, 使后有逑焉, 岂不善哉!” 清 李渔 《怜香伴‧惊飓》: “达人长避险, 戒临危, 知安命。”
- 安喻 安抚晓谕。 ▶ 《新唐书‧魏徵传》: “当是时, 河北 州县素事 隐 巢 者不自安, 往往曹伏思乱。 ▶ 徵 白 太宗 曰: ‘不示至公, 祸不可解。 ’帝曰: ‘尔行安喻 河北 。 ’”
- 安周星 星名。
- 安固 1. 安定巩固。 ▶ 《荀子‧强国》: “自四五万而往者, 强胜, 非众之力也, 隆在信矣;自数百里而往者, 安固, 非大之力也, 隆在修政矣。” ▶ 《后汉书‧皇甫规传》: “夫德不称禄, 犹凿墉之趾, 以益其高。 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惟先王光有天下, 必正我邦本, 以立人极, 建储贰以宗祧;所以启大猷, 安固洪业, 斯前代之令典也。” 2. 犹平安。 ▶ 宋 范仲淹 《与蔡钦圣殿丞书》: “近辱手笔, 承动止安固。”
- 安否 谓安抑或不安, 吉还是凶。 ▶ 《礼记‧文王世子》: “ 文王 之为世子, 朝于王 季 日三。 鸡初鸣而衣服, 至于寝门外, 问内竖之御者曰: ‘今日安否何如?’”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使君何罪, 某奉命来候安否耳。” ▶ 《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 白氏 ﹞想起丈夫经由彼处, 必多惊恐。 别后杳无书信, 知道安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