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曼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娇美。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 “呼女出见, 年十五六已来, 媚曼风流, 更无伦比。”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 “童去少时, 二美人入。 一细长, 如弱柳;一身短, 齿最稚;媚曼双绝。”
- 媚 mèi ㄇㄟˋ1)谄,逢迎:~外。~世(迎合世俗)。~眼。~惑。~态。...
- 曼 màn ㄇㄢˋ1)长,延长:~延。~声而歌。2)美,柔美:~妙。~靡。...
- 媚术 逢迎谄媚的伎俩。 ▶ 粤东 闲鹤 《曹汝霖‧一日三迁之曹汝霖》: “ 曹 素工媚术, 徐 那 均为所惑。”
- 媚曲 谄媚阿曲。 ▶ 宋 梅尧臣 《勉致仕李秘监》诗: “公常为近臣, 曾不辄媚曲。”
- 媚柔 柔顺奉承。 ▶ 宋 王安石 《赠曾子固》诗: “挟才乘气不媚柔, 群儿谤伤均一口。”
- 媚景 1. 谓春景。 ▶ 《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春曰青阳, 亦曰发生、芳春、青春、阳春……景曰媚景、和景、韶景。” ▶ 唐 罗虬 《比红儿诗》: “年年媚景归何处, 长作 红儿 面上春。” ▶ 明 杨慎 《滇海曲》之七: “帝乡东北仙云隔, 僰道 西南媚景长。” 2. 美好的景物。 ▶ 唐 岑参 《优钵罗花歌》序: “异香腾风, 秀色媚景。” ▶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摺: “对着这良宵媚景, 玉纤重把罗衣整。”
- 媚气 妩媚动人的气质。 ▶ 老舍 《骆驼祥子》六: “嘴唇上的确是抹着点胭脂, 使 虎妞 也带出些媚气。” ▶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 “她的脸蛋胖糊糊的, 脖子上围着条雪白的丝巾, 巾角绣着枝红艳艳的金达莱花, 衬得她怪媚气的。”
- 媚承 讨好迎合。 ▶ 唐 韩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 “同列有恃恩自得者, 众皆媚承, 公嫉其为人, 不直视。”
- 媚灶 比喻阿附权贵。 ▶ 汉 崔寔 《政论》: “长吏或实清廉, 心平行洁, 内省不疚, 不肯媚灶。” ▶ 《隶释‧汉太尉陈球碑》 洪适 释: “ 东汉 阍寺之盛, 人主拱手, 君子丧气, 然刚毅之士宁接踵以赴死, 不诎身以媚灶。” ▶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 “念吾侪势焰倾朝, 那个不脂韦媚灶?”
- 媚惑 mèihuò[confuse by attractive appearance] 谓以美色迷惑人
- 媚爱 取悦, 取宠。 ▶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 “人臣者以忠正为本, 以媚爱为末。”
- 媚悦 mèiyuè有意讨人喜欢:~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