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pó po
① 丈夫的母亲◇基层单位上面的~太多,层层审批,难以办事。
②〈方〉祖母;外祖母。
- 婆 pó ㄆㄛˊ1)年老的妇女:老太~。苦口~心。2)丈夫的母亲:公~。~...
- 呵婆婆 佛教语。 地狱名。
- 善婆婆 容易对付、打发的人。 ▶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摺: “[正末唱]赶着我后巷前街打踅磨, 我也不是善婆婆。”
- 婆婆嘴 pó pozuǐ形容嘴碎,说话絮叨。也指说话絮叨的人。
- 婆婆家 见“ 婆家 ”。
- 晚婆婆 媳妇对丈夫之继母的称谓。 ▶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公公常说要娶个晚婆婆, 我每劝公公纳了他, 岂不两便!”
- 老婆婆 lǎopó po〈方〉①小孩子称呼年老的妇人。②丈夫的母亲。
- 陈婆婆 老婆子, 老年妇女。 ▶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三摺: “正按着陈婆婆古语常言, 他须不求金玉重重贵, 却甚儿孙个个贤, 受煞迍邅。”
- 风婆婆 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西游记》第四五回: “ 行者 道: ‘不是打你们, 但看我这棍子往上一指, 就要刮风。 ’那 风婆婆 、 巽二郎 没口的答应道: ‘就放风!’”
- 鬼婆婆 1. 指女神。 ▶ 元 黄雪蓑 《青楼集‧孙秀秀》: “ 孙秀秀 , 都下小旦色也。 名公巨卿多爱重之。 京师谚曰: ‘人间 孙秀秀 , 天上鬼婆婆。 ’” 2. 指女鬼。 ▶ 明 无名氏 《白兔记‧祭赛》: “[净: ]‘叫道人快把十五殿门关了!’[丑: ]‘怎么说?’[净: ]‘我见你这鬼婆婆都走出来了。 ’”
- 婆婆妈妈 pó pó mā mā 【解释】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示例】上海下层社会中也有不少喜欢议论别人的~。(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人》)【拼音码】ppmm【灯谜面】三岁娃娃到姥姥家丈母娘遇亲家母【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感情脆弱【英文】sentimental
- 阇婆婆达 亦称“闍婆达”。 亦称“闍婆”。 古国名。 地在今 印度尼西亚 爪哇岛 或 苏门答腊岛 , 或兼称这两岛。 ▶ 《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 “ 闍婆婆达国 , 元嘉 十二年, 国王 师黎婆达陀阿罗跋摩 遣使奉表。” ▶ 《南史‧西南夷传》引此文作“闍婆达国”。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境异》: “梵僧 菩萨胜 又言: ‘ 闍婆国 中有飞头者, 其人目无瞳子, 聚落时有一人据。 ’” ▶ 《宋史‧外国传五‧闍婆》: “ 闍婆国 在南海中。 其国东至海一月, 泛海半月至 昆仑国 。”
- 婆娘 pó niáng〈方〉①泛指已婚的妇女。②妻。
- 婆娑起舞 pó suō qǐ wǔ 【解释】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拼音码】psqw
- 婆娑没索 反覆抚摩貌。 ▶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摺: “那汉子去脖项上婆娑没索的摸。”
- 婆媳 pó-xí[one's wife and mother] 婆婆(丈夫的母亲)和儿媳妇婆媳俩
- 婆娑儿 鸥的别名。 ▶ 宋 陶谷 《清异录‧禽》: “ 郑遨 隐居, 有高士问曰: ‘何以阅日?’对曰: ‘不注目于婆娑儿, 即侧耳于鼓吹长。 ’谓玩鸥而听蛙也。”
- 婆嫂船 南宋 时 杭州 西湖 中出售茶点果品等食物的小船。
- 婆娑 pósuō盘旋(多指舞蹈):~起舞◇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