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称老年妇女。
▶ 《西游记》第九七回: “那妈妈子听见叫他小名, 慌得跪倒磕头道: ‘好老儿啊!这等大年纪还叫我的小名儿!’”
2. 称仆妇。
▶ 《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你留下几件, 其馀的送你们姨奶奶;剩下破的烂的, 都分散给你家那些妈妈子们。”
- 妈妈 mā ma①母亲。②〈方〉对上年纪的妇女的尊称。
- 子 zǐ ㄗˇ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
- 老妈子 lǎomā zi指女仆。也叫老妈儿。
- 他妈妈 犹言他。 妈妈, 口语语尾。 ▶ 明 徐渭《狂鼓吏》: “你且说, 就是天子无故要杀一个臣下, 那臣下可好就去当面一把手采将他妈妈过来, 一刀就砍做两段, 世上可有这等事么?” 明 徐渭《狂鼓吏》: “ 袁公 那两家, 不留他片甲, 刘琮 那一答, 又逼他来献纳。 那 孙权 呵几遍几乎, 玄德 呵两遍价抢他妈妈。”
- 大妈妈 宋 时口语称祖母或曾祖母。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皇甫真人》: “后( 光宗 后 慈懿 )既为太子妃, 至诉太子左右于 高 孝 两宫。 ▶ 高宗 不怿, 谓 宪圣 ( 高宗 后)曰: ‘终是将种, 吾为 皇甫 所误。 ’ 孝宗 屡训妃, 宜法大妈妈。”原注: “即 宪圣 。” ▶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宪圣拥立》: “ 嘉王 ( 宁宗 )闻命惊惶欲走, 宪圣 ( 高宗 后)已令閤门事 韩侂胄 掖持使不得出。 ▶ 嘉王 连称: ‘告大妈妈, 臣做不得, 做不得。 ’”
- 媒妈妈 媒婆。 ▶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 李员外 便叫妈妈将钞来, 赏赐先生和媒妈妈, 并车马一干人。”
- 陈妈妈 古代妇女拭秽处以自洁之巾。 ▶ 明 李梅实 《精忠旗‧银瓶绣袍》: “[贴]我又偷了块袍段在此, 拏与哥哥。 [丑]好做陈妈妈。” ▶ 明 冯梦龙 《双雄记‧胡船透信》: “[小净]还有两顶巾儿。 [内]也没了, 做陈妈妈用了。” ▶ 《醒世姻缘传》第六五回: “又将那第三个抽斗扭开……又有两三根‘广东人事’, 两块‘陈妈妈’, 一个白绫合包。”
- 梳头妈子 为女主人梳妆的女佣。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 “待媳妇也十分和气。 又替媳妇用了一个年轻梳头老妈子。” ▶ 《广陵潮》第六九回: “只有一个母亲, 原是在 扬州 一个乡绅家当梳头妈子。”
- 妈妈论儿 谓民间流传的俗话或俗谚。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就是老妈妈论儿也道是: ‘没那金钢钻儿也不揽那磁器家伙。 ’” 申跃中 《一盏抗旱灯下》: “不知为什么就谈论起星星和下雨来。 有的说星星多了快下雨了;有的说星星少了才会下雨;有的说星星多少跟下雨没关系, 都是人们的‘妈妈论儿’。”
- 婆婆妈妈 pó pó mā mā 【解释】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示例】上海下层社会中也有不少喜欢议论别人的~。(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人》)【拼音码】ppmm【灯谜面】三岁娃娃到姥姥家丈母娘遇亲家母【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感情脆弱【英文】sentimental
- 老妈妈论儿 老婆婆们的道理、说法。 多指俗谚陋语。 论儿, 犹道理。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就是老妈妈论儿, 也道是: ‘没那金钢钻儿, 也不揽那磁器家伙。 ’” 老舍 《四世同堂》八十: “老人改脾气, 按照着老妈妈论儿来说, 是要快死的预兆。”
- 妈巴子 詈词。 ▶ 张天翼 《路》: “ 铁牛 在我们前面, 咕噜着: ‘妈巴子有什么别扭。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 “这下子可把他气坏了, 他大骂我妈巴子忤逆不孝。”
- 妈咪 māmi[mummy] 妈妈
- 妈拉巴子 詈词。 ▶ 孙犁 《风云初记》七: “什么妈拉巴子官长。”
- 妈 (媽)mā ㄇㄚˉ1)称呼母亲。2)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大~。姑~。3)旧时连着姓称中、老年蓬仆:刘~。鲁~。·参考词汇:ma姑妈 妈的 使妈 后妈 婆婆妈妈 妈妈 妈咪 大妈 老妈子 妈祖 奶妈 舅妈 姨妈 姆妈
- 妇驵 介绍买卖的妇女。 ▶ 宋 米芾 《书史》: “ 姑苏 衣冠万家, 每岁荒及迫节, 往往使老妇驵携书画出售。”
- 妈的 māde[vulgar curse word]――粗俗的骂人用语
- 妇饰 1. 妇女的打扮。 ▶ 《荀子‧非相》: “今世俗之乱君, 乡曲之儇子, 莫不美丽姚冶, 奇衣妇饰, 血气态度, 拟于女子。” ▶ 杨倞 注: “妇饰, 谓如妇人之饰, 言轻细也。” 2. 妇女的装饰物。 ▶ 《宋史‧孝宗纪三》: “十一月戊辰朔, 禁臣庶之家妇饰僭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