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点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装饰, 打扮。
▶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 “小妇初妆点, 回眉对月钩。”
▶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 “呼舆往迎, 续报至矣。 已而登楼, 托以妆点始见。”
2. 谓点缀。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 午桥庄 小儿坡 , 茂草盈里。
▶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 曰: ‘芳草多情, 赖此妆点。 ’” 明 高攀龙 《三时记》: “二十一日行, 两岸残雪妆点, 野色甚佳。”
▶ 《红楼梦》第二二回: “阶下儿童仰面时, 清明妆点最堪宜。”
3. 指修饰文字。
▶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 山翁 之诗文, 亦不免于堆垛妆点。”
▶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 “可见文不在妆点, 一涉妆点便拙。”
4. 渲染敷衍。
▶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 “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 尽出文人妆点, 悉属寓言, 君乃信以为真哉!”
- 妆 (妝)zhuāng ㄓㄨㄤˉ1)修饰、打扮:化~。~饰。~点。2)供打...
- 点 (點)diǎn ㄉㄧㄢˇ1)细小的痕迹或物体:~滴。斑~。~子(a.液...
- 妆盒 盛梳妆品的盒子。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摺: “我只将这简帖儿放在妆盒儿上, 看他见了说甚么。” ▶ 《红楼梦》第七四回: “﹝ 探春 ﹞说着, 便命丫鬟们把箱一齐打开, 将镜奁、妆盒、衾袱, 衣包若大若小之物, 一齐打开, 请 凤姐 去抄阅。”
- 妆溷 装呆卖傻。 ▶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摺: “权妆溷, 俺可也识破天真, 此外都无论。”
- 妆聋作哑 不闻不问,假装糊涂。
- 妆混 妆混拼音:zhuāng hùn 注音:ㄓㄨㄤ ㄏㄨㄣˋ 词语解释1.装呆卖傻。
- 妆聋做哑 假装耳聋口哑,故意不理睬。
- 妆泪 指女子的粉泪。 ▶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 妆虾 陪笑脸;捧场。 ▶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 “一日三衙, 唱道成时节准备着小意儿妆虾, 不成时怎肯呆心儿跳塔。”
- 妆治 修饰整治。 ▶ 宋 徐铉《奉和御制茱萸》: “柔条细叶妆治好, 紫蒂红芳点缀匀。”
- 妆裹 1. 装裹, 装殓。 ▶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摺: “要领旧席铺停柩, 无一片;要领好衣服妆裹, 无一件。” 2. 装饰;打扮。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 林艾轩 云: ‘ 苏 诗如丈夫见客, 大踏步便出去; 黄 诗如女子见人, 先有许多妆裹作相。 此 苏 黄 两公之优劣也。 ’”
- 妆殿 指妃嫔居处。 ▶ 唐 王建 《宫词》之七九: “更筑歌台起妆殿, 明朝先进画图来。” ▶ 宋 王谠 《唐语林‧贤媛》: “ 上都 崇胜寺 , 有 徐贤妃 妆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