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之璧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夜光之璧
- 拼音:yè guāng zhī bì
- 注音:ㄧㄜˋ ㄍㄨㄤ ㄓㄧ ㄅㄧˋ
成语解释
夜光之璧- 【拼音】:ye guang zi bi
- 【解释】:珍贵的璧玉,夜间放光。
- 夜光 1. 月亮。 ▶ 《楚辞‧天问》: “夜光何德, 死则又育?” 王逸 注: “夜光, 月也。” ▶ 三国 魏 曹植 《芙蓉赋》: “其始荣也, 皦若夜光寻 扶桑 ;其扬晖也, 晃若九阳出 旸谷 。” ▶ 晋 王嘉 《拾遗记‧炎帝神农》: “筑圆邱以视朝日, 饰瑶阶以揖夜光。” 2. 星月之光。 ▶ 唐 张乔 《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 “石窗清吹入, 河汉夜光流。” ▶ 唐 寒山 《诗》之二八一: “白云朝影静, 明月夜光浮。” 3. 萤火虫的别称。 ▶ 晋 潘岳 《萤火赋》: “翔太阴之玄昧, 抱夜光以清游。”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碧碧》: “俾子蜕蜣丸而化为蠽蝒, 化腐草而为夜光。”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萤火》。 4. 珠名。 ▶ 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 “凡探明珠, 不于 合浦 之渊, 不得骊龙之夜光也;采美玉, 不于 荆山 之岫, 不得连城之尺璧也。”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 南海 有明珠, 即鲸鱼目瞳, 鲸死而目皆无精, 夜可以鉴, 谓之夜光。” ▶ 唐 卢照邻 《五悲》: “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 飞夜光而弹伏翼。” ▶ 清 黄鷟来 《赠陈省斋》诗之五: “鱼目混夜光, 流俗难与伍。” 5. 冠名。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 “九星、灵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 血光之灾 xuè guāng zhī zāi迷信的人指被杀的灾难。
- 连城之璧 lián chéng zhī bì 【解释】连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市,璧:玉。指价值极高的宝物或比喻珍贵的东西【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遣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示例】身怀绝技,胜过~【拼音码】lczb【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某东西的价值【英文】a very valuable and rare thing
- 夜光杯 yèguāngbēi[luminous cup] 用祁连山玉石雕制成的酒杯。倒入酒后,色呈月白,反光发亮,因此得名
- 夜光枕 即夜明枕。 ▶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 “ 太平公主 玉叶冠, 虢国夫人 夜光枕, 杨国忠 锁子帐, 皆稀代之宝, 不能计其值也。”
- 夜光珠 即夜明珠。 ▶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 “夫才生于世, 世实须才。 ▶ 和氏 之璧, 焉得独曜于 郢 握;夜光之珠, 何得专玩于 随 掌?天下之宝, 当与天下共之。” ▶ 北齐 刘昼 《新论‧荐贤》: “连城之璧, 瘗影 荆山 ;夜光之珠, 潜辉 郁浦 。” ▶ 辽 懿德皇后 《回心院》诗: “装绣帐, 金钩未敢上, 解却四角夜光珠, 不教照见愁模样, 装绣帐, 待君贶。”
- 夜光璧 宝玉名。 ▶ 《战国策‧楚策一》: “ 楚王 曰: ‘ 楚国 僻陋, 托东海之上。 寡人年幼, 不习国家之长计。 今上客幸教以明制, 寡人闻之, 敬以国从。 ’乃遣使车百乘, 献鸡骇之犀、夜光之璧于 秦王 。” ▶ 《史记‧李斯列传》: “必 秦国 之所生然后可, 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 犀象之器不为玩好。” ▶ 《后汉书‧西域传》: “﹝ 大秦国 ﹞土多金银奇宝, 有夜光璧、明月珠。” ▶ 三国 魏 应璩 《荐和模笺》: “夜光之璧, 显价于 和氏 之肆;千里之足, 定功于 伯乐 之庭。”
- 夜光芝 道教传说的神芝。 ▶ 《太平御览》卷九八九引《茅君内传》: “ 勾曲山 有神芝五种……第四曰夜光芝, 其色青, 实正白如李, 夜视其实如月, 光照洞一室。” ▶ 《太平御览》卷九八六引 晋 葛洪 《神仙传》: “夜光芝生于名山之阴, 大谷凉泉中金石间, 有浮云翔其上。” ▶ 明 焦竑 《焦氏笔乘‧金陵旧事上》: “夜光芝, 一株九实, 实坠地如七寸镜, 夜视如牛目, 茅君 种于 句曲山 。”
- 夜光虫 yèguāngchóng[noctiluca] 原生动物,身体微小,红色,透明,呈球状,有一根单鞭毛。浮游在海洋上,能放磷光,大量出现时使海水变成红色。用分裂、出芽等方式繁殖
- 夜光表 yèguāngbiǎo指针和标志时刻的数字或符号能发荧光的表,在黑暗中也可以看时刻。
- 夜儿个 yèr ge〈方〉昨天。
- 夜儿 见“ 夜儿个 ”。
- 夜作 yèzuò见〖打夜作〗。
- 夜何其 犹言夜何时。 其, 助词。 语本《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 汉 苏武 《诗》之三: “征夫怀往路, 起视夜何其。” ▶ 唐 皇甫曾 《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诗: “筌忘心已默, 磬发夜何其。” ▶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八月十五夜何其, 鹅湖 漾舟人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