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解释】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示例】“~”,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郭沫若《武则天》第四幕)
【拼音码】dxbb
【用法】复句式;作宾语、分句;用于坏人
【故事】春秋时期,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他的弟弟共叔段不服,就在自己的封地里招兵买马,准备篡位。祭仲劝郑庄公除掉共叔段,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公开谋反时,庄公亲自率军攻打共叔段
- 多 duō ㄉㄨㄛˉ1)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
- 行 xíng ㄒㄧㄥˊ1)走:~走。步~。旅~。~踪。~百里者半九十。~云...
- 不义 bùyì[mean] 不合乎道义;不正当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义...
- 必 bì ㄅㄧˋ1)一定:~定。~然。~须(一定要)。~需(不可少的)。势...
- 自毙 1. 自行倒仆。 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 ...
- 不义 bùyì[mean] 不合乎道义;不正当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义的虚伪的面孔啊!――巴金《电椅》
- 自毙 1. 自行倒仆。 喻自遭失败或自受其害。 ▶ 《左传‧隐公元年》: “多行不义, 必自毙。” ▶ 杜预 注: “毙, 踣也。” ▶ 《汉书‧异姓诸侯王表序》: “乡 秦 之禁, 适所以资豪 桀 而速自毙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余德》: “ 余 笑云: ‘作法自毙矣。 ’亦引二觥。” 2. 犹自杀。 ▶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 “公慷慨, 好振人之急, 有同官移用库银数百两, 时宦 瑾 法酷, 度不能还, 欲自毙, 公为卖产完之。” 3. 自然地死亡。 指老病而死。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凡宫人年老, 及有罪退废者, 发此局居住。 内官监例有供给米盐, 待其自毙, 以防泄漏大内之事, 法至善也。”
- 见义必为 谓看到正义的事情就去做。
- 不义之财 bù yì zhī cái 【解释】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传》:“不义之财,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示例】这~,犬豕不顾,谁人要你的!(《古今小说》第二十二卷)【拼音码】byzc【灯谜面】小偷的钱包【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来源不正当的钱财【英文】money obtained by dubious means
- 作法自毙 zuò fǎ zì bì 【解释】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泛指自做自受。【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示例】怎奈此时官场中人,十居其九是吃烟的,那一个肯建这个政策~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拼音码】zfzb【灯谜面】道士遭雷打【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英文】put one's neck into/in a/the noose/in the noose
- 养虎自毙 见“养虎自齧”。
- 束手自毙 谓捆住双手,自取灭亡。
- 行不动 动不动。 表示很容易发生某种行动。 ▶ 《红楼梦》第七五回: “说着, 大家都笑起来, 邢德全 也喷了一地饭, 说: ‘你这个东西, 行不动儿就撒村捣怪的!’”
- 行不去 行不通。 ▶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我第一怕的是知县, 不拿出天良来作, 我心里过不去;拿出天良来作, 世路上行不去。” ▶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到了圆通不来, 我还只得是笨作。 行得去行不去, 我可就不知道了。”
- 行不得 1. 不可做。 ▶ 《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姑娘连连摆手说: ‘这事断断行不得!’” 2. 行不到。 ▶ 《水浒传》第四回: “ 鲁提辖 便和 金老 行不得半里, 到门首, 只见老儿揭起帘子叫道: ‘我儿, 大恩人在此。 ’” ▶ 《水浒传》第六七回: “行不得一日, 正走之间, 只见走过一条大汉, 直上直下相 李逵 。” 3. 谓行路艰难。 ▶ 宋 范成大 《两虫》诗: “鹧鸪忧兄行不得, 杜宇劝客不如归。” ▶ 清 尤侗 《闻鹧鸪》诗: “遍地关山行不得, 为谁辛苦尽情啼。” ▶ 廖公侠 《感事》诗: “风雨潇潇行不得, 鹧鸪声里黯销魂。”参见“ 行不得也哥哥 ”。
- 并行不悖 bìng xíng bù bèi 【解释】同时进行,不相冲突。【出处】《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示例】发展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这是~。【拼音码】bxbb【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物【英文】do not interfere with one another
- 横行不法 héng xíng bù fǎ 【解释】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出处】《周礼·秋官·野庐氏》:“禁野之横行径逾者。”【拼音码】hxbf【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肆无忌惮做违法的事
- 行不从径 走路不遵循正道。比喻做事为学走捷径。
- 行不副言 谓言行不一。
- 行不履危 不走有危险的地方。
- 行不得哥哥 见“ 行不得也哥哥 ”。
- 行不由径 xíng bù yóu jìng 【解释】比喻行动正大光明。【出处】《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拼音码】xbyj【灯谜面】走康庄大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行不胜衣 xíng bù shèng yī 【解释】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出处】《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拼音码】xbsy
多行不义必自毙是什么意思,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中文解释,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什麽意思,多行不义必自毙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