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sùyuàn
旧有的怨恨;夙嫌:了却~。也作宿怨。
- 夙 sù ㄙㄨˋ1)早:~夜。~兴(xīng)夜寐。2)素有的,旧有的:~...
- 怨 yuàn ㄩㄢˋ1)仇恨:~恨。恩~。宿~。~仇。~敌。~府(大家怨恨...
- 夙悟 1. 早慧。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 “愧 班生 之夙悟, 惭 尚子 之晚妍。” ▶ 宋 叶适 《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铭》: “君夙悟幼成, 与兄国子博士 迪 励志读书。” 2. 谓早有领悟。 ▶ 清 曾国藩 《苗先簏墓志铭》: “﹝ 苗先簏 ﹞读 许 氏《说文》, 若有夙悟。 精研而力索, 滞解而趣昭。”
- 夙怀 1. 素所萦怀。 ▶ 宋 苏舜钦 《答杜公书》: “此大君子之事业, 丈人之所以夙怀也。” 2. 平素的情怀。 ▶ 清 曾国藩 《<衡阳彭氏谱>序》: “久困兵间, 未遑执简。 感侍郎急于先务, 故为之序, 以答其请, 因抒余之夙怀。”
- 夙意 平素的意愿。 ▶ 《宋书‧谢景仁传》: “ 述 ( 谢述 )知非 景仁 夙意, 又虑 高祖 命之, 请急不从。” ▶ 唐 白居易 《祭弟文》: “今已请长告, 或求分司, 即拟移家, 尽居 洛 下, 亦是夙意。”
- 夙愿 sùyuàn一向怀着的愿望:~得偿。也作宿愿。
- 夙志 平素的志愿。 ▶ 《南史‧陈纪上‧武帝》: “永言夙志, 能无惭德。” ▶ 唐 白居易 《祭崔常侍文》: “夙志莫伸, 幽愤何极!” 宋 欧阳修 《蔡州再乞致仕第二表》: “苟遂乞于残骸, 庶少偿其夙志。” ▶ 明 张居正 《祭敕封翰林检讨陈公文》: “呕血呼天, 不能自止, 诚憾夫夙志之有违, 而痛乎追养莫逮也。”
- 夙慕 旧有的慕求;平素的爱慕。 ▶ 宋 陆游 《文章》诗: “士生千载后, 夙慕当自力。 如其不能然, 归哉事耕织。”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公主‧尚主见斥》: “ 高 ( 高中元 )时已伟躯干, 美须髯, 俨然 河北 仓父, 无复少年姿态, 主夙慕顿尽, 伉俪遂加笃。”
- 夙心往志 夙心往志 基本解释:平素的心愿,以往的志向。
- 夙慧 1. 早慧。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 “古之圣贤, 生而神灵, 长而徇齐, 固不在夙慧之列也。” 2. 生来就有的悟性。 ▶ 《红楼梦》第一回: “ 士隐 本是有夙慧的, 一闻此言, 心中早已悟彻。” 3. 佛教语。 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 清 洪升 《长生殿‧情悔》: “业障萦, 夙慧轻。 今夕徒然愧悔生, 泉路茫茫隔上清。” ▶ 清 赵翼 《游孝女测字养亲》诗: “嗟哉女何贤, 曾 闵 出巾栉, 岂惟夙慧深, 托业良可恤。”
- 夙心 平素的心愿。 ▶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惟君明睿, 平其夙心。” ▶ 《周书‧齐炀王宪传》: “吾之夙心, 公宁不悉, 但当尽忠竭节耳, 知复何言。”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惟以稚女是怀, 思配君子, 既辱高义, 乃叶夙心。” ▶ 明 高启 《过戴居士宅》诗: “不负沧洲约, 重来论夙心。” ▶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无怨于生, 亦无怖于死, 即将投我琼瑶, 依然弄此笔墨, 夙心旧习, 不能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