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士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文人的别称。
▶ 宋 叶适 《宜兴县修学记》: “ 罨画 之溪, 犹浴 沂 也; 善拳 之窦, 亦 舞雩 也;非骚人墨士专而有也。”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之六: “辨士之虚锋, 墨士之旁渖。”
▶ 《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 “ 南京 的 秦淮河 畔, 盛极一时, 豪商富贾, 文人墨士, 衣香鬓影, 一掷千金, 画舫笙歌, 穷奢极欲。”
- 墨 mò ㄇㄛˋ1)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一锭~。~汁。~盒。~迹。~宝(...
- 文人墨士 泛指文人、文士。
- 墨妆 谓脸部以墨化妆。 ▶ 《隋书‧五行志上》: “朝士不得佩绶, 妇人墨妆黄眉……皆服妖也。”
- 墨墨 1. 昏暗貌。 ▶ 《管子‧四称》: “政令不善, 墨墨若夜。” ▶ 尹知章 注: “言其昏暗之甚也。” ▶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 晋 平公 闲居, 师旷 侍坐, 平公 曰: ‘子生无目眹。 甚矣, 子之墨墨也!’” 2. 默默;使无言。 ▶ 《战国策‧楚策四》: “夫报报之反, 墨墨之化, 唯大君能之。” ▶ 鲍彪 注: “墨, 默同;化, 犹治也。” ▶ 《史记‧商君列传》: “ 武王 谔谔以昌, 殷纣 墨墨以亡。” ▶ 清 魏源 《与泾县包慎伯大令书》: “此二事者, 有关国乘, 不敢墨墨, 谨贡其愚。” 3. 失意貌。 ▶ 《汉书‧窦婴传》: “ 婴 墨墨不得意, 而厚遇 夫 也。” ▶ 《隶释‧汉楚相孙叔敖碑》: “在朝廷, 其意常墨墨, 若冠章甫而坐涂炭。”
- 墨妙 1. 精妙的文章。 ▶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 “虽 渊 云 之墨妙, 严 乐 之笔精……谁能摹暂离之状, 写永诀之情者乎?”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庆武成殿表》: “臣所恨才非墨妙, 思乏笔精;不能赞扬休祚, 歌咏圣德。” 2. 精妙的书法。 ▶ 唐 鲁收 《怀素上人草书歌》: “吾观文士多利用, 笔精墨妙诚堪重;身上艺能无不通, 就中草圣最天纵。”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 “﹝ 王进德 ﹞弹琴读书, 或展古人墨妙, 临写不释手。” ▶ 清 赵翼 《题肃本淳化帖》诗: “所嫌腕弱但涂蚓, 敢诩墨妙堪笼鹅。” 3. 精妙的绘画。 ▶ 唐 岑参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诗: “相府徵墨妙, 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 能夺造化功。” ▶ 宋 黄庭坚 《送顾子敦赴河东》诗之三: “ 虎头 墨妙能频寄, 马乳蒲萄不待求。”
- 墨场 谓书画家、词章家会集之所。 ▶ 唐 宋之问 《伤王七秘书监》诗: “书乃墨场绝, 文称词伯雄。” ▶ 唐 钱起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诗: “兹夕兴难尽, 澄罍照墨场。”
- 墨妙亭 1. 亭名。 在 浙江 吴兴 旧 湖州府 署内。 ▶ 宋 熙宁 五年, 孙莘老 任 吴兴 太守时, 筑亭收藏境内自 汉 以来古文遗刻, 故名 墨妙亭 。 ▶ 苏轼 为此作《墨妙亭记》。 2. 亭名。 在 江苏 太仓 城北 淮云寺 中。 ▶ 元 浙江 军器提举官 顾信 与 赵孟俯 友好, 将所得 赵 书刻于石上, 并筑亭保护, 故名。
- 墨囊 乌贼类软体动物体内能分泌黑色汁液的囊状器官, 遇到敌害时, 即将墨囊内的黑色汁液喷出, 使水混浊, 借以逃脱。
- 墨启 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 ▶ 《南史‧王彧传》: “ 泰豫 元年春, 上疾笃, 遣使送药赐 景文 死……乃墨启答敕, 并谢赠诏。”
- 墨君 墨竹的雅称。 ▶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易物名》: “ 文与可 画竹, 亦名之曰墨君。” ▶ 明 杨慎 《周五津寄锦笺并柬杨双泉》诗: “老来无复生花梦, 锦字泥缄付墨君。” ▶ 清 查为仁 《莲坡诗话》一三八: “ 徐芬若 倩辇下名家三十馀人, 合作《芝仙书屋图》…… 孔东塘 分得竹云: ‘相思烟水三千里, 倩写墨君纸上看。 ’”参见“ 墨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