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危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uíwēi
①病重将死:生命~ㄧ~病人。
②(国家、民族)临近危亡。
- 垂 chuí ㄔㄨㄟˊ1)东西一头挂下:~杨柳。~钓。~直。~线。~手(a...
- 危 wēi ㄨㄟˉ1)不安全:~险。~殆。~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
- 垂及 将至。 ▶ 宋 苏轼 《决壅蔽策》: “ 苻坚 以 戎 狄 之种, 至为霸王, 兵强国富, 垂及升平者, 猛 ( 王猛 )之所为, 固宜其然也。”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纵大祸垂及矣, 而幸免者非无人。”
- 垂勋 立功, 垂留功勋。 ▶ 汉 王逸 《九思‧守志》: “相辅政兮成化, 建烈业兮垂勋。” ▶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三》: “昔 晋文公 为 践土 之会, 垂勋 周 室, 可不勉哉!”
- 垂发 垂髫。 ▶ 《后汉书‧吕强传》: “垂发服戎, 功成皓首。” ▶ 李贤 注: “垂发, 谓童子也。” ▶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 “昔并垂发, 今也将老。” ▶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走笔得四十韵》: “交原垂发好, 饮是布衣真。”
- 垂则 垂示法则。 ▶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 “垂则列妾, 使有法焉。” ▶ 颜师古 注: “言垂法于后宫, 使皆遵行也。” ▶ 《后汉书‧李固传》: “明将军望尊位显, 当以天下为忧, 崇尚谦省, 垂则万方。” ▶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 “术家之流, 不能创制垂则。” ▶ 章炳麟 《学变》: “ 董仲舒 以阴阳定法令, 垂则博士, 教皇也。”
- 垂发戴白 垂发戴白 基本解释:戴白:指白发老人。指幼儿与老人。
- 垂冰 下垂的冰柱。 ▶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 “流滴垂冰, 缘溜承隅。” ▶ 南朝 梁 庾肩吾 《同萧左丞咏摘梅花》诗: “垂冰溜玉手, 含刺罥春腰。”
- 垂名 谓留传声名。 ▶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论》: “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 岂自知附骥之尾, 垂名 汉 廷, 德流子孙哉?”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 “寻附出之为义, 攀列传以垂名。” ▶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 李 杜 诗垂名千古, 至今无人不知;然当其时, 则未也。”
- 垂典 垂示典章。 ▶ 汉 扬雄 《解嘲》: “五帝垂典, 三王传礼, 百世不易。”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 “《孝经》垂典, 丧言不文, 故知君子常言, 未尝质也。”
- 垂名竹帛 chuí míng zhú bó 【解释】竹帛:用于书写的竹简或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示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7回:“大丈夫先立功业,共扶明主,~。”【拼音码】cmzb【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垂光 1. 谓光芒俯射。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冬夜肃清, 朗月垂光。” 2. 指俯射的光芒。 ▶ 明 刘基 《春日行》: “白日出东陆, 垂光曜中天。” 3. 比喻普施恩泽。 ▶ 《尉缭子‧治本》: “所谓天子者四焉: 一曰神明, 二曰垂光, 三曰洪叙, 四曰无敌, 此天子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