坨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uó ㄊㄨㄛˊ
1)成块或成堆的:泥~子。年糕~儿。
2)露天盐堆:~盐。
- 坨商 旧时盐商的一种。 ▶ 长芦 盐场贮盐地方名坨, 故场商称坨商。 参见“ 场商 ”。
- 坧 zhǐ ㄓˇ1)古同“墌”。
- 坨子 tuó zi成块或成堆的东西:泥~│盐~│粉~│礁石~。
- 坦露 敞开, 显露。 ▶ 冯牧 《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郭小川诗选>代序》: “他总是如此坦率地把自己的胸怀坦露在广大读者面前。”
- 坩 gān ㄍㄢˉ1)盛物的陶器、瓦锅。2)〔~埚〕用来熔化金属或其它物质的器皿,多用陶土或白金制成,能耐高热。坩埚
- 坦陈 坦陈 基本解释:坦率地陈述:与会代表~自己的观点。
- 坩埚 gānguō熔化金属或其他物质的器皿,一般用黏土、石墨等耐火材料制成。化学实验用的坩埚,用瓷土、铂、镍或其他材料制成。
- 坦陀罗 [Tantra]某些印度宗教派别中神秘修炼的经文。在印度教、佛教中包含大量的坦陀罗著作和教义,还有小部分保存在耆那教中。因为坦陀罗代表了相当晚期发展的教义,并结合了不同传统的各种因素,从而常被正统的实践者所疏远。在印度教中,坦陀罗论述了多种宗教风俗,如咒语、礼仪和标记。佛教中坦陀罗文献被认为可追溯至7世纪或更早,文献中已提及大量的实践活动,有些包括性活动,这些著作通常没有正规的文学基础。
- 坩埚法 [crucible process]生产优质钢或工具钢的工艺。约1740年由英国人B.亨茨曼发明。将小块碳钢放入封闭耐火粘土坩埚中,用焦炭加热,在欧洲首次用此法获得1,600℃高温,将钢材熔化,得到化学成分完全一致的均质金属。1870年后,西门子蓄热式煤气炉代替焦炭炉,所获温度更高。西门子炉设置许多燃烧炉膛,每个能容纳好几个坩埚,能同时加热多达100个坩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优质工具钢和高速钢都用坩埚法熔炼。到20世纪,在许多电能便宜的国家,此法已为电炉所取代。参阅乌兹钢(wootz [steel])。
- 坦遂 平易而畅达。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 列子 ﹞视 老聃 坦遂过之, 视 庄周 驯厚过之, 视 杨朱 高旷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