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观成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zuò guān chéng bài
【解释】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出处】《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
【示例】过去这几个小厂各行其事,互相~,现在终于携手合作,共图大业。
【拼音码】zgcb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wait to see what will come of another's venture
- 坐观 坐视;旁观。 ▶ 《后汉书‧皇甫规传》: “...
- 成败 chéngbài成功或失败:~利钝ㄧ~在此一举。
- 坐观 坐视;旁观。 ▶ 《后汉书‧皇甫规传》: “臣穷居孤危之中, 坐观郡将, 已数十年矣。” ▶ 唐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且天上无雨, 地下无麦, 有眼者共见, 有耳者共闻, 决非欺罔朝廷, 岂可坐观不放。”
- 观成 看到成果。 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 “遹观厥成。” ▶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 “民可与观成, 不可与图始。” ▶ 《清史稿‧兵志十一》: “今铁厂自经始至观成, 用款繁钜, 所有奏明拨用之款, 早经用罄。”
- 坐视成败 见“坐观成败”。
- 得失成败 dé shī chéng bài 【解释】指获得与损失、成功与失败【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得失成败,备在典谟,是以其详,可得而言。”【示例】你不要过多考虑自己的~【拼音码】dscb【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成功失败
- 成败兴废 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 成败利钝 chéng bài lì dùn 【解释】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示例】~,在此一举。(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三回)【拼音码】cbld【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向做事的人说明利害关系【英文】successes and failures
- 成败得失 chéng bāi dé shī 【解释】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出处】《三国志·吴书·步骘》:“女配太子,受礼若吊,慷忾之趋,惟笃之物,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拼音码】cbds【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成功、失败、得到与失去【英文】success or failure
- 成败论人 chéng bài lùn rén 【解释】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出处】宋·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示例】~,固是庸人之见;但本朝大事,你我做臣子的,说话须要谨慎。(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拼音码】cblr【用法】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以”后【英文】evaluate people according to success or failure
- 成败在此一举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 【解释】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上》:“成败之机,在此一举。”【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桩事,任大责重,方才一口气许了公婆,~。”【拼音码】cbzj【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分句;指关键时刻
- 坐视 zuòshì坐着看,指对该管的事故意不管或漠不关心。
- 坐视不救 zuò shī bù jiù 【解释】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示例】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热心帮助,决不能~。【拼音码】zsbj【灯谜面】电影里的火灾【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坐见 犹言眼看着, 徒然看着。 ▶ 隋 卢思道 《听鸣蝉篇》诗: “一夕复一朝, 坐见凉秋月。” ▶ 唐 陈子昂 《登泽州城北楼宴》诗: “复来登此国, 临望与君同。 坐见 秦 兵垒, 遥闻 赵 将雄。” ▶ 唐 杜甫 《后出塞》诗之五: “坐见 幽州 骑, 长驱 河 洛 昏。”
- 坐视不理 坐视不理 基本解释: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 坐褥 1. 放在炕几两侧或其他坐具上的褥子, 用厚毡等制成。 ▶ 宋 苏轼 《缴词头奏状》之二: “﹝ 陈绎 ﹞纵男役将下禁军织造坐褥, 不令赴教。”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那一天, 我瞧着他老太太那光景不好, 我从头上直到脚下, 以至他的铺盖坐褥, 都给他张罗妥当了。” ▶ 《红楼梦》第十九回: “一面说, 一面将自己的坐褥拿了来, 铺在一个杌子上, 扶着 宝玉 坐下。” 2. 坐月子。 ▶ 《金瓶梅词话》第三一回: “光阴迅速, 不觉 李瓶儿 坐褥一月将满。”
- 坐衙 谓官长坐在公堂上治事。 ▶ 唐 白居易 《喜罢郡》诗: “樽前免被催迎使, 枕上休闻报坐衙。” ▶ 宋 苏轼 《和子由与颜长道同游百步洪相地筑亭种柳》诗: “平明坐衙不暖席, 归来闭阁闲终日。” ▶ 《水浒传》第五五回: “却说 高太尉 正在殿帅坐衙, 门人报道: ‘ 呼延灼 收捕 梁山泊 得胜, 差人报捷。 ’”
- 坐言起行 zuò yán qǐ xíng 【解释】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出处】《荀子·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拼音码】zyqx【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人言行必须一致
- 坐行 以膝着地而行。 ▶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执羞者坐行而入。” ▶ 杜预 注: “坐行, 膝行。” ▶ 《战国策‧秦策三》: “﹝ 伍子胥 ﹞坐行蒲伏, 乞食于 吴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