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衣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即袈裟。 僧尼避用五种正色和五种间色, 故僧衣皆以坏色染成, 因名坏衣。
▶ 唐 李端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诗: “寄世同高鹤, 寻仙称坏衣。”
▶ 宋 梅尧臣 《乾明院碧鲜亭》诗: “坏衣削发远尘垢, 蛇祖龙孙生屋后。”
- 坏 (壞)huài ㄏㄨㄞˋ1)品质恶劣,有害:~蛋。~人。~事。~水。2...
- 衣 yī ㄧˉ1)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
- 坏裂 犹崩溃。 ▶ 清 唐甄 《潜书‧五形》: “兵刃未加, 已坏裂而不可收矣。”
- 坏血病 huàixuèbìng[scurvy] 由于饮食中缺乏抗坏血酸引起的疾病,以牙龈出血、牙齿松动以及皮肤及粘膜出血倾向为特征
- 坏裳为袴 《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袴”,往见刘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袴,指军装。后以“坏裳为袴”代指从军。
- 坏蛋 huàidàn坏人(骂人的话)。
- 坏裳为裤 《南史‧刘穆之传》载, 刘裕 召 刘穆之 为主簿(军吏), 穆之 “坏布裳为裤”, 往见 刘裕 。 裳, 下衣, 指老百姓的服装;裤, 指军装。 后以“坏裳为裤”代指从军。 ▶ 宋 陆游 《叹息》诗: “卖剑买牛衰可笑, 坏裳为裤老犹能。”
- 坏色 非正色。 常指僧衣的颜色。 ▶ 唐 刘禹锡 《佛衣铭》: “坏色之衣, 道不在兹。” ▶ 《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 “律有三种坏色: 青、黑、木兰。 青谓铜青, 黑谓杂泥, 木兰即树皮也。” ▶ 元 张昱 《慧具庵自泺东回》诗: “ 慧师 新自上京回, 坏色袈裟染劫灰。”参见“ 坏衣 ”。
- 坏裳为褲 坏裳为褲 基本解释:1.《南史.刘穆之传》载,刘裕召刘穆之为主簿(军吏),穆之"坏布裳为褲",往见刘裕。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袴,指军装。后以"坏裳为褲"代指从军。
- 坏舛 破损错乱。 ▶ 《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借人书, 篇秩坏舛, 必为辑褫刊正。”
- 坏证 顽症, 重病。 证, 通“ 症 ”。 ▶ 宋 崔与之 《送聂侍郎子述》诗: “要得处方医坏证, 便须投矢负全筹。”
- 坏腹 谓腹泻。 ▶ 《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前日坏腹, 至今未好, 借解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