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包儿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坏包儿
- 拼音:huài bāo ér
- 注音:ㄏㄨㄞˋ ㄅㄠ ㄦˊ
词语解释
- ◎ 坏包儿 huàibāor
- [rascal;rogue] [口]∶谑称心怀鬼点子的人
- 坏包 坏蛋。 ▶ 老舍 《创造病》: “那个小疙瘩, 凭良心说, 并不是个坏包。 它使他们……忘记了黑暗而喜爱他们自己所开的花。”
- 嬥包儿 即掉包。 谓暗中以假换真或以坏换好。 ▶ 明 陆深 《俨山外集》: “京师妇女嫁方外人为妻妾者, 初看以美者出拜, 及临娶, 乃以丑者易之, 名曰嬥包儿。”
- 戳包儿 掉包。 ▶ 元 郑廷玉 《金凤钗》第三摺: “我想那戳包儿贼汉, 栽排下不义之财。” ▶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七: “京师有妇女嫁外京人为妻妾者, 初看时, 以美者出拜, 及临娶, 以丑者换之, 名曰戳包儿。”
- 搠包儿 调包。 暗易人之物以骗财。 ▶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摺: “由你写, 或是跳墙蓦圈, 剪柳搠包儿, 做上马强盗, 白昼强夺, 或是认道士, 认和尚。” ▶ 明 朱有炖 《小桃红》第一摺: “常则是搠包儿为帅手, 背板凳惯曾经。”
- 病包儿 bìngbāor多病的人(含诙谐意):三天两头生病,真成了~了。
- 赤包儿 即王瓜。 一种多年生蔓草的果实, 大如鸭卵, 熟时红色。 ▶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赤包儿》: “每至十月, 市肆之间, 则有赤包儿、斗姑娘等物。” ▶ 老舍 《四世同堂》二: “赤包儿是一种小瓜, 红了以后, 北平 的儿童拿着它玩。”
- 沾包,沾包儿 zhānbāo,zhānbāor[involve] [方]∶被株连;受拖累别惹他,他做坏事,你还得沾包
- 脓包,脓包儿 nóngbāo,nóngbāor(1)[pustule]∶一种小而界线清晰的皮肤隆凸,含有脓和具有炎性基底(2)[worthless fellow]∶比喻懦弱无能的人
- 坏压 犹言坍塌。 ▶ 《新唐书‧姚崇传》: “帝将幸 东都 , 而太庙屋自坏……坏压之变, 天所以示教戒。”
- 坏命 丧命。 ▶ 《老残游记》第六回: “弄的不好, 要坏命的!我们还要受连累呢!”
- 坏劫 佛教语。 成、住、坏、空四劫之一。 谓火、水、风等“大三灾”毁灭众生和世界这一时期, 凡历二十小劫。 ▶ 《法苑珠林》卷三: “若彼住经坏劫者亦不然, 增上福力生彼处故。” ▶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 “谁料坏劫到来, 天地分崩了。”
- 坏嘎嘎 詈词。 坏人, 坏蛋。 ▶ 老舍 《骆驼祥子》十四: “坏嘎嘎是好人削成的。”如: 这人地地道道是个坏嘎嘎。
- 坏分子 huàifènzǐ指盗窃犯、诈骗犯、杀人放火犯、流氓和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坏人。
- 坏土 指坟堆。 坏, 抔。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铜雀台瓦》: “惜时无英豪, 磔裂异肩踝, 终令盗坏土, 埏作三台瓦。”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 “ 长陵 坏土关龙脉, 愁绝烽烟搔二毛。” ▶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明陵》: “就葬妃园, 坏土仅掩, 至为惨悯。”
- 坏冶 见“ 坯冶 ”。
- 坏址 犹废址。 ▶ 明 方孝孺 《与采苓先生》之二: “昔尝游乎废墟坏址, 问故老而求其衰替之由。”
- 坏决 倒塌;破败。 ▶ 《隶释‧汉史晨飨孔庙后碑》: “墙垣壤决。” II拆毁、掘开(堤岸或墙垣)。 ▶ 《汉书‧元后传》: “五侯初起, 曲阳 最怒, 坏决 高都 , 连竟 外杜 。”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坏决 高都 水入 长安 。” ▶ 汉 马融 《围棋赋》: “厌于食兮, 坏决垣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