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中语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俚俗之语。
▶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今 荆 襄 人呼提为堤, 晋绛 人呼梭为莝, 关中 人呼稻为讨, 呼釜为付, 皆讹谬所习, 亦曰坊中语也。”
- 坊 fāng ㄈㄤˉ1)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2)街市,市中店铺:~间...
- 中语 宫中例不外传的言语。 ▶ 《汉书‧外戚传下‧...
- 中语 宫中例不外传的言语。 ▶ 《汉书‧外戚传下‧冯昭仪》: “太后还谓左右: ‘此乃中语, 前世事, 吏何用知之?’” 颜师古 注: “中语, 谓宫中之言语也。”
- 禁中语 指帝王在宫内与亲近者所说的不公开的话。 ▶ 《南史‧何敬容传》: “又多漏禁中语, 故嘲诮日至。”
- 坊人 旧称刻印出售书籍的商人。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宾白》: “每成一剧, 才落毫端, 即为坊人攫去;下半犹未脱稿, 上半业已灾梨。”
- 坊佐 街坊;邻居。 ▶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 “只是坊佐人家, 没这狗子;寻常被我们偷去煮吃尽了, 近来都不养狗了。”
- 坉 tún ㄊㄨㄣˊ1)用草袋装土筑墙或堵水。2)田垄。3)寨子。dùn ㄉㄨㄣˋ1)古同“沌”。2)塞。
- 坊刻 坊间所刻;坊本。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 “又误取制举文之坊刻评论付之, 西土人不别也, 尽译之以归。” ▶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 “旧刊之本, 类坊刻, 且日久漫漶, 显鹤 病之。”
- 坈 rǒng ㄖㄨㄥˇ1)古地名。kēng ㄎㄥˉ1)古同“坑”,凹陷的地方。
- 坊厢 古代城市区划, 城中曰坊, 近城曰厢, 因以“坊厢”泛指市街。 ▶ 《水浒传》第三回: “一面教拘集 郑屠 家邻佑人等, 点了仵作行人, 着仰本地坊官人, 并坊厢里正, 再三检验已了。” ▶ 明 徐渭《雌木兰》第一出: “俺们也是从征的。 听说这坊厢里有个 花弧 , 教俺们来催发他一同走路。”
- 均齐 均衡;齐整。 ▶ 《孔子家语‧执辔》: “善御民者, 壹其法, 正其百官, 以均齐民力, 和安民心, 故令不再而民顺从, 刑不用而天下治。” ▶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 “谨献杂文时务策两编, 其传缮不谨, 其简秩大小不均齐, 巩 贫故也。” ▶ 叶圣陶 《两样》: “他们两个终于不成均齐的步调。”
- 坊场 官设专卖的市场。 ▶ 《宋史‧食货志上五》: “今天下坊场, 官收而官卖之, 岁计缗钱无虑数百万, 自可足衙前雇募支酬之直。” ▶ 宋 陆游 《村居书喜》诗: “坊场酒贱贫犹醉, 原野泥深老亦耕。”
- 均逸 谓闲散安逸。 常用以指朝官外放或退隐。 ▶ 宋 李纲 《与张相公书》: “数年前, 某寓居 闽 中, 杜门不出, 以养衰病, 适閤下自枢廷均逸, 弭节海邦。”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公方立勋业, 今必无暇及此。 他时功成名遂, 均逸林下乃可成书耳。” ▶ 《元史‧康里脱脱传》: “ 仁宗 即位, 眷待弥笃, 欲使均逸于外, 二月, 拜 浙江 行省左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