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
▶ 《管子‧小匡》: “及寒击槁除田, 以待时乃耕, 深耕、均种、疾耰。”
- 均 jūn ㄐㄩㄣˉ1)平,匀,引申为调和:~衡。势~力敌。平~。2)皆,...
- 种 (種)zhǒng ㄓㄨㄥˇ1)生物在生态和形态上具有不同特点的分类的基...
- 均科 谓判以同等之罪。 ▶ 《宋书‧蔡廓传》: “至于弃市之条, 实非不赦之罪, 事非手杀, 考律同归, 轻重均科, 减降路塞, 锺 陈 以之抗言, 元皇 所为留愍。”
- 均礼 行对等之礼。 ▶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 牧 ( 奚牧 )与 东秦 主 兴 书称‘顿首’, 与之均礼。 ▶ 兴 怒。”
- 均税 北 宋 税制, 先丈量田地, 前后按肥瘠分等定税, 谓之“均税”。 ▶ 《宋史‧食货志上二》: “ 政和 三年, 河北 西路 提举常平司奏: ‘所在地色极多, 不下百数, 及至均税, 不过十等。 ’” 宋 司马光 《乞惩劝均税官吏状》: “右臣先奉敕与三司同共详定均税, 已立条约, 下路监施行。”
- 均田制 均田制拼音:jūn tián zhì 注音:ㄐㄩㄣ ㄊㄧㄢˊ ㄓㄧˋ 词语解释 中国古代一种分配土地和交纳赋税相结合的制度。北魏于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口、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并向国家纳租调。此后在授田对象、授田年限、赋役等方面多有变化,至唐中叶止。
- 均等 jūnděng平均;相等:机会~。
- 均田 1. 汉 代按等级分赐田地的制度。 ▶ 《汉书‧王嘉传》: “诏书罢菀, 而以赐 贤 二千馀顷, 均田之制从此堕坏。” ▶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自公卿以下至于吏民名曰均田, 皆有顷数, 于品制中令均等。 今赐 贤 二千馀顷, 则坏其等制也。” 2. 北魏 至 唐 中叶计口分配土地的制度。 ▶ 《文献通考‧田赋一》: “ 魏孝文 始行均田, 然其立法之大概, 亦不过因田之在民者而均之。” ▶ 《文献通考‧田赋二》: “ 孝文 太和 元年……均田之制, 始于此矣。 九年, 下诏均给天下人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 刘泽华 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第五节: “ 北魏 政权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稳定社会秩序, 便着手解决土地问题, 于公元485年( 孝文帝 太和 九年)颁布了均田令。” II耘田。 ▶ 《大戴礼记‧夏小正》: “农率均田。 率者, 循也, 均田者, 始除田也。 言农夫急除田也。” ▶ 孔广森 补注: “均读为耘, 故传言除田也。”
- 均籴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 分等摊派徵购粮食的制度。 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 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 , 后推广至诸路。 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均热 均热拼音:jūn rè 注音:ㄐㄩㄣ ㄖㄜˋ 词语解释◎ 均热 jūnrè[soaking] [冶]∶进行长时间的热处理,尤用于金属韧炼热处理
- 均线 均线 基本解释:在坐标图上显示的一段时间内指数、价位等的平均值所连成的线,如五日均线、十日均线等。
- 均湿 jūnshī[sammy] 在拉软以前进行润湿(皮革);使粗鞣的皮革整个均匀地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