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困难危急。
▶ 《史记‧留侯世家》: “上数在困急之中, 幸用臣策。”
▶ 宋 苏轼 《上知府王龙图书》: “方其困急时, 箪瓢之馈, 愈于千金。”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 “ 秦 时徭役繁兴, 商贾乘被徵发人困急, 重利盘剥。”
- 困 1)(④⑤睏)kùn ㄎㄨㄣˋ2)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
- 急 jí ㄐㄧˊ1)焦燥:~燥。着~。焦~。2)气恼,发怒:~眼。3)使着...
- 困恼 kùnnǎo[vex;distressed;worried] 痛苦烦恼这些日子他被一些琐事所困恼他呆呆地坐着,陷入无限的困恼之中
- 困心衡虑 kùn xīn héng lǜ 【解释】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拼音码】kxh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费尽心力
- 困悴 1. 贫困愁苦。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值 洛 中仍岁乏食。 正郎滞曹不迁, 俸甚微, 困悴甚。”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宗藩‧暴恭王》: “然孤嫠困悴, 几不聊生。” 2. 困乏憔悴。 ▶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女子穿溺珠》: “ 概 日以困悴, 医巫束手莫能疗。”
- 困心横虑 kùn xīn héng lǜ 【解释】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拼音码】kxh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费尽心力
- 困惑 kùnhuò感到疑难,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解ㄧ这个问题一直~着他们。
- 困弊 困顿疲惫。 ▶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民之困弊, 咎生于此。” ▶ 《旧唐书‧李密传》: “若旷日持久, 则人马困弊。” ▶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 “方凶岁, 公私困弊, 不可举事。”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 “不忍家难离披, 邦国困弊。”
- 困惫 kùnbèi〈书〉非常疲乏:~不堪。
- 困废 困顿而废滞。 ▶ 《管子‧明法解》: “士上通而莫之能妒, 不肖者困废而莫之能举。” ▶ 《荀子‧正名》: “贵贱不明, 同异不别, 如是, 则志必有不喻之患, 而事必有困废之祸。”
- 困惾 谓堵塞不通。 ▶ 清 方苞 《陈驭虚墓志铭》: “此地人畜骈阗, 食腥膻……困惾忿蓄, 而为厉疫。”
- 困屯 苦难。 ▶ 晋 束晰 《贫家赋》: “奈遭家之轗轲, 婴六极之困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