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寠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 困窭 ”。
- 困 1)(④⑤睏)kùn ㄎㄨㄣˋ2)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
- 寠 jù ㄐㄩˋ1)屋室简陋。2)贫寒,无财备礼。lóu ㄌㄡˊ1)〔甌(...
- 困屯 苦难。 ▶ 晋 束晰 《贫家赋》: “奈遭家之轗轲, 婴六极之困屯。”
- 困守 kùnshǒu在被围困的情况下坚守(防地):~孤城。
- 困废 困顿而废滞。 ▶ 《管子‧明法解》: “士上通而莫之能妒, 不肖者困废而莫之能举。” ▶ 《荀子‧正名》: “贵贱不明, 同异不别, 如是, 则志必有不喻之患, 而事必有困废之祸。”
- 困学 有所不通才学习。 语出《论语‧季氏》: “困而学之, 又其次也。” ▶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 “困, 谓有所不通。”后用以指刻苦学习。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困学违从众, 明公各勉旃。” ▶ 宋 朱熹 《困学》诗: “困学工夫岂易成, 斯名独恐是虚称。” ▶ 清 赵翼 《钱竹汀宫詹挽诗》: “直自深宁王叟后, 又添困学析秋豪。”
- 困弊 困顿疲惫。 ▶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民之困弊, 咎生于此。” ▶ 《旧唐书‧李密传》: “若旷日持久, 则人马困弊。” ▶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 “方凶岁, 公私困弊, 不可举事。” ▶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坊厢始末》: “不忍家难离披, 邦国困弊。”
- 困心横虑 kùn xīn héng lǜ 【解释】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拼音码】kxh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费尽心力
- 困境 kùnjìng困难的处境:陷入~ㄧ摆脱~ㄧ处于~。
- 困心衡虑 kùn xīn héng lǜ 【解释】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拼音码】kxhl【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费尽心力
- 困坷 困苦艰难。 ▶ 宋 苏轼 《病中大雪》诗: “嗟余独愁寂, 空室自困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