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四威仪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四威仪"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佛教语。 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 行、住、坐、卧。
       ▶ 《释氏要览‧入众‧威仪》: “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 其他动止, 皆四所摄。”亦省作“ 四仪 ”。
       ▶ 唐 皎然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 “行住四仪皆道意, 不学小乘一曲士。”
       ▶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六: “ 吴门 有神降于乩, 自言 天台泐子 , 智者大师 之弟子, 转女人身堕度者, 摄入无叶堂中, 教修四仪密谛, 往生西方。”
  •     sì ㄙˋ1)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
  • 威仪    wēiyí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庄重举止:~凛然。
  • 威仪师      1.  僧寺职事名。 佛徒受戒时有教授师, 指示坐作进退之威仪, 此教授师又称威仪师。 一般法会中指导众僧仪式, 作法之僧亦袭用此名。 参阅《四分律行事钞》卷上三引《受戒缘集》。    2.  指擅长法仪的道士。    ▶ 《唐六典‧尚书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 “道士修行有三号, 其一曰法师, 其二曰威仪师, 其三曰律师。”
  • 都威仪    道教职名。    ▶ 宋 道教设左、右威仪, 都威仪总其事。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 天庆 本 唐 天师观 , 诗后有 文与可 跋, 大略云: ‘ 高公 者, 此观都威仪 何昌一 也。 ’”
  • 三千威仪    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 威仪, 指行事进退的仪则。    ▶ 《五灯会元‧六祖下一世‧永嘉真觉禅师》: “祖曰: ‘夫沙门者, 具三千威仪, 八万细行。 ’”
  • 四子      1.  指 王倪 、 啮缺 、 被衣 、 许由 。    ▶ 《庄子‧逍遥游》: “ 尧 治天下之民, 平海内之政, 往见四子 藐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 窅然丧其天下焉。”四子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 李颐 云: “ 王倪 、 啮缺 、 被衣 、 许由 。”    2.  指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    ▶ 《汉书‧食货志上》: “ 尧 命四子以‘敬授民时’。”    ▶ 颜师古 注: “四子, 谓 羲仲 、 羲叔 、 和仲 、 和叔 也。 事见《虞书‧尧典》。”    ▶ 《隋书‧百官志上》: “ 放勋 即分命四子, 重华 乃爰置九官。”    3.  指 汉 王褒 虚构的寓言人物 微斯文学 、 虚仪夫子 、 浮游先生 、 陈丘子 。    ▶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 “ 褒 既为 益州 刺史 王襄 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 又作传, 名曰《四子讲德》, 以明其意焉。”    ▶ 吕延济 注: “四子, 谓 微斯文学 、 虚仪夫子 、 浮游先生 、 陈丘子 也。    ▶ 褒 当假立以为论端也。”    4.  指 逢萌 、 徐房 、 李昙 、 王遵 。    ▶ 三国 魏 嵇康 《圣贤高士传》: “ 北海 逢萌 , 字 子康 ; 北海 徐房 , 字 平原 ; 李昙 , 字 子云 ; 平原 王遵 , 字 君公 。 皆怀德污行, 不仕乱世, 相与为友, 时人号为‘四子’。”    5.  指 蜀 中著名文学家 司马相如 、 王褒 、 扬雄 、 陈子昂 。    ▶ 唐 雍陶 《蜀中战后感事》诗: “ 蜀 道英灵地, 山重水又回。 文章四子盛, 道路五丁开。”    6.  指古代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 庄子 、 文子 、 列子 。    ▶ 《旧唐书‧元载传》: “ 天宝 初, 玄宗 崇奉道教, 下诏求明 庄 、 老 、 列 、 文 四子之学者。”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杜甫年表》: “﹝ 开元 二十九年﹞正月, 两京诸州各置 玄元皇帝 庙, 崇祀 老子 , 以 老 、 庄 、 文 、 列 为‘四子’。”    7.  见“ 四子书 ”。
  • 四姻九戚    sì yīn jiǔ qī 【解释】比喻亲戚极多。【拼音码】syjq
  • 四姓小侯    指 东汉 明帝 外戚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的子弟。    ▶ 《后汉书‧明帝纪》: “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 置五经师。”    ▶ 李贤 注: “为外戚 樊 氏、 郭 氏、 阴 氏、 马 氏诸子弟立学, 号‘四姓小侯’, 置五经师。 以非列侯, 故曰小侯。”
  • 四孔    比喻政出多门。    ▶ 《管子‧国蓄》: “利出于一孔者, 其国无敌;出二孔者, 其兵不诎;出三孔者, 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 其国必亡。”    ▶ 《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 隋 氏官人, 以吏道治天下, 人之行, 不本乡党, 政烦于上, 人乱于下, 此出四孔也。”
  • 四姓      1.  指四个姓氏。 自 汉 以来, 历代多有以四个名门贵族的姓氏合称为四姓的。 如: 东汉 明帝 时外戚有 樊 、 郭 、 阴 、 马 四姓(见《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三国 蜀 有 焦 、 娄 、 孟 、 毛 四姓(见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吴 有 朱 、 张 、 顾 、 陆 四姓(见《文选‧陆机〈吴趋行〉》 李善 注); 晋 广陵郡 有 雷 、 蒋 、 谷 、 鲁 四姓(见《晋书‧刘颂传》); 唐 有 崔 、 卢 、 李 、 郑 四姓(见《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等。    2.   南北朝 世族, 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 谓之四姓。    ▶ 《梁书‧张绾传》: “ 绾 在郡, 述《制旨礼记正言》义, 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    ▶ 《新唐书‧儒学传中‧柳冲》: “郡姓者, 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 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 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 吏部正员郎为‘丁姓’。 凡得入者, 谓之‘四姓’。”    3.  泛指名门贵族。    ▶ 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序》: “五陵豪族, 充选掖庭;四姓良家, 驰名 永巷 。”    ▶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赋》: “贮四姓之良家, 延诸姑与伯姊。”
  • 四字母圣名    [Tetragrammaton]希腊语,意为”有四个字母“。四个希伯来语子音you、he、vav和he——有JHVH、JHWH、YHWH或YHVH等不同的拼写方式——合起来代表上帝的名字。传统上四字母圣名并不发音;Jehovah 与 Yahweh则是两个有声之例。
  • 四始      1.  旧说《诗经》有四始, 各家说法不一: (1)指“风”、“小雅”、“大雅”、“颂”。    ▶ 《〈诗〉大序》: “一国之事, 系一人之本, 谓之‘风’;言天下之事, 形四方之风, 谓之‘雅’;雅者, 正也, 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 故有‘小雅’焉, 有‘大雅’焉;‘颂’者, 美盛德之形容, 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是谓四始, 《诗》之至也。”    ▶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答张逸》云: “四始, ‘风’也, ‘小雅’也, ‘大雅’也, ‘颂’也。 此四者, 人君行之则为兴, 废之则为衰。”(2)指“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    ▶ 《史记‧孔子世家》: “《关雎》之乱以为‘风’始, 《鹿鸣》为‘小雅’始, 《文王》为‘大雅’始, 《清庙》为‘颂’始。”(3)指“大雅”的《大明》, “小雅”的《四牡》、《南有嘉鱼》、《鸿雁》。    ▶ 《〈诗〉大序》: “是谓四始。”    ▶ 孔颖达 疏: “《诗纬泛历枢》云: ‘《大明》在亥, 水始也;《四牡》在寅, 木始也;《嘉鱼》在巳, 火始也;《鸿雁》在申, 金始也。 ’……《纬》文因金、木、水、火、有四始之义, 以《诗》文托之。”    2.  指农历正月旦(正月初一早晨, 为岁始)、冬至、腊明日(腊日的第二天)、立春。    ▶ 《史记‧天官书》: “凡候岁美恶, 谨候岁始。 岁始或冬至日, 产气始萌。 腊明日, 人众卒岁, 一会饮食, 发阳气, 故曰初岁。 正月旦, 王者岁首, 立春日, 四时之始也。 四始者, 候之日。”    ▶ 张守节 正义: “谓正月旦, 岁之始, 时之始, 日之始, 月之始, 故云‘四始’。”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史记注》: “‘四始者, 候之日’, 谓岁始也, 冬至日也, 腊明日也, 立春日也。    ▶ 《正义》专指正月旦, 非也。”
  • 四存    清 初 颜元 著《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 合称“四存”。    ▶ 颜 强调力学致知, 习事见理, 反对 程 朱 派理学的理在事先、知先行后的唯心论的先验论,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 在当时发生了广泛的影响。
  • 四妃      1.  四位妃子。 指 黄帝 四妃。    ▶ 《史记‧五帝本纪》“ 嫘祖 为 黄帝 正妃” 唐 司马贞 索隐: “ 黄帝 立四妃, 象后妃四星。    ▶ 皇甫谧 云: ‘元妃 西陵氏 女, 曰 累祖 , 生 昌意 ;次妃 方雷氏 女, 曰 女节 , 生 青阳 ;次妃 彤鱼氏 女, 生 夷鼓 , 一名 苍林 ;次妃 嫫母 , 班在三人之下。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帝王后妃》载“四妃”之次为 嫘祖 、 嫫姆 、 彤鱼氏 、 方雷氏 。    2.  四位妃子。 指 帝喾 四妃。    ▶ 《大戴礼记‧帝系》: “ 帝喾 卜其四妃之子, 而皆有天下。 上妃, 有邰氏 之女也, 曰 姜嫄氏 , 产 后稷 ;次妃, 有娀氏 之女也, 曰 简狄氏 , 产 契 ;次妃, 曰 陈丰氏 , 产 帝尧 ;次妃, 曰 娵訾氏 , 产 帝挚 。”    3.  四位妃子。 初 唐 有贵、淑、德、贤四妃。    ▶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四妃》: “三代有三夫人而无妃号, 汉 有贵人, 魏 始置妃, 此夫人号妃之始也。    ▶ 唐 初皇后而降, 有贵、淑、德、贤, 是为四妃也。”
四威仪是什么意思,四威仪的中文解释,四威儀是什麽意思四威仪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