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击掌作声以示热烈响应。
▶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 鄱阳 之民, 实多愚劲, 帅之赴役, 未即应人, 倡之为变, 闻声响拚。”
- 响 (響)xiǎng ㄒㄧㄤˇ1)声音:~声。~箭。~马(旧称在路上抢劫财...
- 拚 pàn ㄆㄢˋ1)舍弃,不顾惜:~命。~死。~弃。pīn ㄆㄧㄣˉ1)...
- 响指 xiǎngzhǐ打榧子打出响声叫打响指。
- 响拓 见“ 响拓 ”。
- 响振 响声振动。 ▶ 汉 王粲 《七释》: “《巴渝》代起, 鞞铎响振。”
- 响报 谓应报之速如回声。 ▶ 唐 韩愈 《荐士》诗: “荣华肖天秀, 捷疾逾响报。” ▶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 “谓宜言发即响报, 岂知神不听我语。”
- 响捻子 清 代农民军“捻子”首领的称谓。 ▶ 清 蒋湘南 《读<汉书‧游侠传>》: “响老者, 人有不平事, 辄为之平。 久之, 赴诉者众, 赞口洋溢轰远近, 如风鼓雷鸣, 则成‘响捻子’也。”
- 响抃 响抃(響抃)拼音:xiǎng biàn 注音:ㄒㄧㄤˇ ㄅㄧㄢˋ 词语解释击掌作声以示热烈响应。《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鄱阳 之民,实多愚劲,帅之赴役,未即应人,倡之为变,闻声响抃。”
- 响搨 响搨(響搨)拼音:xiǎng tà 注音:ㄒㄧㄤˇ ㄊㄚˋ 词语解释亦作“ 响拓 ”。古代复制法书的方法。把纸、绢覆在墨迹上,向光照明,双钩填墨。传世 晋 唐 法书多数是响拓本。《说郛》卷十二引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今石刻辨》:“以纸加碑上,贴于窗户间,以游丝笔就明处圈却字画,填以浓墨,谓之响搨。” 清 龚自珍 《重摹宋刻洛神赋九行跋尾》:“ 柳公权 实见十三行,响搨行世。” 王国维 《观堂集林·<说文>所谓古文说》:“ 吴清卿 中丞则谓《説文》中古文皆不似今之古鐘鼎,亦不言某为某鐘、某为某鼎字,必响拓以前,石器无毡墨传布, 许君 未能足徵。”
- 响慕 向往, 仰慕。 ▶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 “斯仆所以响慕勤勤;岂敢以骨肉之姻、形骸之旧为意哉?”
- 响效 犹响应。 ▶ 《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 “大略渊回, 元功响效。” ▶ 吕向 注: “大功如响应之速。 效, 犹应也。”
- 响彻云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解释】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示例】教室里学生们的情绪高涨,歌声~。【拼音码】xcyx【灯谜面】坐着飞机放广播声贯长天【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声音响亮【英文】so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