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头题足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作“品头论足”。①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②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
- 品 pǐn ㄆㄧㄣˇ1)物件:物~。产~。赠~。战利~。2)等级,种类:~...
- 头题 杂志目录栏中最前面的篇目。 ▶ 《锺山》19...
- 足 zú ㄗㄨˊ1)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
- 头题 杂志目录栏中最前面的篇目。 ▶ 《锺山》1983年第5期: “听说你新的中篇已经瓜熟蒂落了, 这回一定给我们!我们发头题。”
- 品头论足 见“品头题足”。
- 品子 古称品官之子弟。 ▶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六: “品子懒读书, 辕驹难服犁。” ▶ 《新唐书‧食货志五》: “ 光宅 元年……以六品、七品子为亲事, 以八品、九品子为帐内, 岁纳钱千五百, 谓之‘品子课钱’。”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 “﹝ 李德裕 ﹞由是以品子叙官也。” ▶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大员子女》: “品子, 仕宦子弟也。”
- 品字坑 军事上用于御敌的品字形土坑。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密封之体》: “至七月十五日, 又召三臣对于暖阁, 为边上用品字坑也。”
- 品字封 宋 代向上呈文时, 以骈俪体作正文, 另附手书小简, 叫双书。 后又附单纸直述所请内容。 三者合成一封, 叫“品字封”。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 宣和 间, 虽风俗已尚谄谀, 然犹趣简便。 久之, 乃有以骈俪笺启与手书俱行者, 主于笺启, 故谓手书为小简, 然犹各为一缄。 已而, 或厄于书吏不能俱达, 于是骈缄之, 谓之双书。 ▶ 绍兴 初, 赵 相 元镇 贵重, 时方多故, 人恐其不暇尽观双书, 乃以爵里, 或更作一单纸, 直叙所请而并上之, 谓之品字封。”
- 品地 品格。 ▶ 宋 王谠 《唐语林‧栖逸》: “ 陈 ( 陈寡言 ) 徐 ( 徐虚符 )在东南, 品地比 田 ( 田良逸 ) 蒋 ( 蒋含宏 ), 而 冯 ( 冯云翼 )在 欧阳 ( 欧阳平 )之列。” ▶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宪问》: “据 子路 之问, 品地尽高, 与‘问为邦’近矣。”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释家诚与儒家异, 然彼此均各有品地。”参见“ 品格 ”。
- 品字梅 梅花的一种。 ▶ 《广群芳谱‧花谱一‧梅花一》: “《花镜》: 品字梅, 一花三实。”
- 品品 1. 犹每样。 ▶ 《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二载》“尚食进食, 上品尝而荐之” 元 胡三省 注: “品品必尝而后进。” 2. 式样众多貌。 ▶ 明 袁宏道 《元宵饮华中秘宅上》诗之一: “堂上观灯莲品品, 尊前顾影面重重。”
- 品学 pǐnxué[conduct and learning] 品德和学艺品学俱佳
- 品命 官阶, 品位。 ▶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 “会取君臣合, 宁铨品命殊。” ▶ 仇兆鳌 注: “品命殊, 位卑也。” ▶ 《新唐书‧于志宁传》: “品命失序, 经纪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