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ǎodìng
说了就不改口,指话说得十分肯定:一口~。
- 咬 yǎo ㄧㄠˇ1)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啮。~噬。~紧牙关。2...
- 定 dìng ㄉㄧㄥˋ1)不动的,不变的:~额。~价。~律。~论。~期。~...
- 一口咬定 坚持己见, 硬不改口。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谁想 安公子 虽是个年少后生, 却生来的老成端正, 一口咬定了几句圣经贤传, 断不放松。” ▶ 闻一多 《给臧克家先生》: “你们做诗的人老是这样窄狭, 一口咬定世上除了诗什么也不存在。” ▶ 马南村 《燕山夜话‧从红模字写起》: “我的老朋友却一口咬定 颜 体楷字最讲规矩, 初学非临摹它不可。”
- 咬定牙关 亦作“咬定牙根”。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
- 咬定牙根 见“咬定牙关”。
- 咬字眼儿 yǎo zìyǎnr在措辞方面挑毛病(多指对别人说的话)。
- 咬字眼 对别人说的话在措辞上挑毛病。 如: 他是小孩子, 他讲的话你们可不要咬字眼!
- 咬得菜根 咬得菜根拼音:yǎo de cài gēn 注音:ㄧㄠˇ ㄉㄜ ㄘㄞˋ ㄍㄣ 成语解释咬得菜根【拼音】:yǎo dé cài gēn【解释】: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出处】:宋·朱熹《小学·善行实敬身》:“汪信民尝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示例】:~无别异,看将桃叶与君同。 ◎董必武《口占和叶参谋长韵》诗
- 咬字儿 yǎozìr按照正确的或传统的音念出文章或唱出歌词、戏词中的字:~清楚。
- 咬手 棘手, 难办。
- 咬字 戏曲、曲艺术语。 也叫吐字。 指演唱或念白中, 准确地将字的声母和韵母读出, 使近听不刺耳, 远听不含混。 是戏曲、曲艺演员的基本技巧之一。 ▶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四章四: “二是咬字不准, 根本没有弄清楚某字应读某音。” ▶ 梅兰芳 《悼念汪派传人王凤卿》: “ 凤卿 咬字, 坚实沉着, 四声准确。”
- 咬扯 攀扯, 牵连。 ▶ 《北京文学》1982年第4期: “让 宝根 这么一咬扯, 倒好像有了什么私弊。”
- 咬姜呷醋 形容生活清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