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īngmìng
①听天由命。
②听从命令:俯首~│~于人。
- 听 (聽)tīng ㄊㄧㄥˉ1)用耳朵接受声音:~力。~写。~觉。聆~。洗...
- 命 mìng ㄇㄧㄥˋ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
- 俯首听命 fǔ shǒu tīng mìng 【解释】形容人驯顺的样子。【示例】我们的祖国任人摆布,~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拼音码】fstm【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eat/feed out of somebody's hand
- 束手听命 拱手听从命令。
- 听唤 听从使唤。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 “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馀, 皆公裳, 执珠络球杖, 乘马听唤。”
- 听听 1. 齗齗。 斤斤计较, 争辩不休。 ▶ 唐 柳宗元 《梓人传》: “窃取六职百役之事, 听听于府廷, 而遗其大者远者焉, 所谓不通是道者也。” 2. 欢欣貌。 ▶ 清 钱谦益 《赵灵均墓志铭》: “ 灵均 入而玩其妻, 施丹调粉, 写生落墨, 画成手为题署, 以别真赝。 日晏忘食, 听听如也。”
- 听喝 tīng hē(~儿)听从别人安排,受别人使唤:我们只管~干活儿,别的事一概不问│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你喝。
- 听受 听从接受。 ▶ 《汉书‧艺文志》: “《书》者, 古之号令, 号令于众, 其言不立具, 则听受施行者弗晓。” ▶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公以为出言自口, 骥騄不追, 听受一谬, 差以千里。” ▶ 唐 韦瓘 《周秦行纪》: “臣家 宛下 , 将归, 失道。 恐死豺虎, 敢托命乞宿。 太后幸听受。” ▶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躬行》: “所以贵乎高明直谅之师友, 而勇于听受也。”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 “兄弟有一句临别赠言的话, 不知阁下可肯听受?”
- 听墙根 犹听房。 ▶ 姚雪垠 《长夜》二二: “娃儿, 你夜里为啥不起来听墙根呀?”参见“ 听房 ”。
- 听取 tīngqǔ听(意见、反映、汇报等):虚心~群众意见│大会~了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 听墙根,听墙根儿 tīng qiánggēn,tīng qiánggēnr[eavesdrop;overhear] 在暗处偷听别人谈话
- 听勘 听候勘问、审讯。 ▶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 “我如今有罪赴京听勘。”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御史墨败》: “ 穆宗 初年, 屯盐都御史 庞尚鹏 疏劾 淮 扬 巡盐御史 孙以仁 侵匿盐银千馀两, 宜令先革职听勘, 上允之。” ▶ 《清史稿‧裕宪亲王福全传》: “十一月, 福全 等至京师, 命止 朝阳门 外听勘。”
- 听壁脚 1. 偷听别人的私语。 如: 人家心里厢的话勿能打听, 也勿能讲!不然人人会讨厌侬!这样做比听壁脚还要坏, 还要缺德。 2. 犹听房。 ▶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 “从前, 我们这带的红花姑娘们, 在同伴新婚的初夜, 总要偷偷跑到新房的窗子外面、板壁下边去听壁脚。”参见“ 听房 ”。
- 听势 方言。 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十三: “只有 白狗 因为秋天敌人来了, 配合军队打仗挂了彩, 无法走开, 只好在家听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