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弄月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ín fēng nòng yuè
【解释】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拼音码】yfny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英文】sing of the moon and the wind
- 吟风 1. 谓在风中有节奏地作响。 ...
- 弄月 赏月。 ▶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之...
- 弄月吟风 谓赏玩、吟咏风月美景。
- 刁风弄月 diāofēng-nòngyuè[metaphor of the carrying on a clandestine love affair] 偷情的隐语
- 嘲风弄月 cháo fēng nòng yuè 【解释】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作品【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邂逅成相知;嘲风弄月通来往,拨动风情无限思。”【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尽着你在这屋里~,诗酒风流,我两个绝不敢来过问。”【拼音码】cfny【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描写风月的差作品
- 捕风弄月 bǔfēng-nòngyuè[chase the wind and play the moon] 形容事物虚无飘渺,没有根据响马得财漏网,瘟太守面糊盆,不知苦辣,倒着落在我身上,要捕风弄月,教我哪里去追寻。――《隋唐演义》
- 调风弄月 调弄风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 吟风 1. 谓在风中有节奏地作响。 ▶ 唐 杨巨源 《红线传》: “忽闻晓角吟风, 一叶坠落, 惊而起问, 即 红线 回矣。” ▶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 “珍卉含葩而笑露, 虬枝接叶而吟风。” ▶ 清 李伯元 《南亭笔记》卷十一: “窗纸吟风, 奇寒彻骨。” 2. 咏风。 以风为题材作诗。 ▶ 杜甫 《雨》诗“风扉掩不定” 仇兆鳌 注引 清 黄生 曰: “ 杜 诗吟风之句, 如‘风扉掩不定’, ‘风幔不依楼’, ‘风帘自上钩’, ‘寒声风动帘’, ‘风连西极动’, ‘风前竹迳斜’, 皆画风手也。”
- 弄月 赏月。 ▶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诗》之六: “大妇初调筝, 中妇饮歌声, 小妇春妆罢, 弄月当宵楹。” ▶ 唐 李白 《别山僧》诗: “何处名僧到水西, 乘舟弄月宿 泾溪 。” ▶ 明 陈自得 《太平仙记》第一摺: “他也曾弄月筛金在鹊桥。”
- 吟风咏月 见“吟风弄月”。
- 弄月嘲风 nòng yuè cháo fēng 【解释】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出处】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咏月嘲风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示例】俺又不曾~,怎揽下这场愁山闷海。(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拼音码】nycf
- 拈花弄月 玩赏花月。
- 吟骨 1. 诗人的精神。 ▶ 唐 杜荀鹤 《读诸家诗》诗: “直应吟骨无生死, 祇我前身是阿谁。” 2. 指诗人的瘦骨。 ▶ 元 黄庚 《秋夜和月山韵》: “吟骨棱棱宽带眼, 归心切切望刀头。”
- 吟髭 诗人的胡须。 ▶ 唐 杜荀鹤 《乱后再逢汪处士》诗: “笑我于身苦, 吟髭白数茎。” ▶ 元 乔吉 《折桂令‧拜和靖祠》曲: “再四嗟咨, 捻此吟髭, 弹指歌诗。” ▶ 明 杨慎 《题秋江远眺图》诗: “老倦扪萝与攀葛, 倚阑独把吟髭捋。” ▶ 清 郑燮 《淮阴边寿民苇间书屋》诗: “隔岸微闻寒犬吠, 几拈吟髭更漏长。”
- 吟魂 1. 诗人的灵魂。 ▶ 五代 齐己 《经贾岛旧居》诗: “若有吟魂在, 应随夜魄回。” ▶ 宋 蒋捷 《探芳信‧菊》词: “料应 陶令 吟魂在, 凝此秋香妙。” 2. 指诗人的梦魂。 ▶ 元 马臻 《旅夜》诗: “睡薄吟魂冷, 西风亦屡惊。” 3. 诗情;诗思。 ▶ 唐 李咸用 《雪》诗: “高楼四望吟魂敛, 却忆 明皇 月殿归。” ▶ 宋 苏舜钦 《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诗: “枕畔冷香通醉梦, 齿边馀味涤吟魂。” ▶ 元 叶顒 《日暮江村杂兴》诗: “孤舟中夜笛, 感慨动吟魂。” ▶ 《水浒传》第三九回: “消磨醉眼, 倚青天万叠云山;勾惹吟魂, 翻瑞雪一江烟水。”
- 吟颂 讴吟歌诵。 ▶ 《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 “昨加恩辱命, 并示《龟赋》, 披览粲然……谨韫椟玩耽, 以为吟颂。” ▶ 李善 注: “吟颂, 谓讴吟歌诵。”
- 吟鸟 善鸣的鸟。 ▶ 唐 谭用之 《送僧中孚南归》诗: “莫道翩翩去如梦, 本来吟鸟在林泉。”
- 吟鞭 诗人的马鞭。 多以形容行吟的诗人。 ▶ 宋 陈亮 《七娘子‧三衢道中作》词: “卖花声断 蓝桥 暮, 记吟鞭醉帽曾经处。” ▶ 元 萨都剌 《九日登石头城》诗: “九日吟鞭住 石头 , 翠微高处倚晴秋。”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苏曼殊 《淀江道中口占》: “羸马未须愁远道, 桃花红欲上吟鞭。”
- 吟鸣 1. 鸣叫。 ▶ 萧红 《桥‧小六》: “ 小六 全家在蟋蟀吟鸣里向着天外的白月坐着。” ▶ 杨朔 《木棉花》: “一到南国, 情调便显然不同了。 北方才是暮春, 你在这儿却可以听见蝉、蛙, 以及其他不知名的夏虫在得意地吟鸣。” 2. 指有节奏的响声。 ▶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七章: “除开那机械底铁和铁、铁和石头接触时所发出来的那些有韵律似的爆响和吟鸣而外, 就只是一片近乎可怕的沉默。”
- 吟集 诗集。 ▶ 丘逢甲 《岭云海日楼诗钞‧选外集》有诗题曰: “ 滋膺 同年以《吟草偶存》及《西楼吟集》见示, 题此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