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奏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hézòu
几种乐器或按种类分成的几组乐器,分别担任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如管乐合奏。
- 合 hé ㄏㄜˊ1)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2)聚集:~...
- 奏 zòu ㄗㄡˋ1)作乐(yuè),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国歌。~鸣...
- 合契 héqì[check with face to face] 对合符契。古代兵符、债券、契约,以竹木或金石制成,刻字后中剖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两半对合则生效。引申为符合合契若神。――《后汉书·张衡传》合契同情(情投意合。)
- 合头 1. 方言。 里头, 当中。 ▶ 《秧歌剧选‧惯匪周子山》: “先前也没问题, 就是最近他哥哥 大老周 在工作合头有些不高兴处。” 2. 戏曲、音乐名词。 南曲曲牌最后几句, 往往由数人合唱, 在南戏和传奇中写作“合”, 通称“合头”。 3. 戏曲、音乐名词。 乐队分段伴奏乐曲时, 后段如统帅上场时吹奏《水龙吟》, 入座时再接吹的《合头》。
- 合好 1. 和好。 ▶ 《左传‧定公十年》: “两君合好, 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 非 齐 君所以命诸侯也。” ▶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 “货财不足以合好, 力势不足以杖急。” ▶ 沙汀 《困兽记》五: “前年他们大闹过一场, 而在合好以后, 他也竟将原因推在孩子们身上。” 2. 结亲。 ▶ 《礼记‧昏义》: “昏礼者, 将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 而下以继后世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香玉》: “但相怜爱, 合好自有日耳。”
- 合天 合乎自然;合乎天道。 ▶ 《庄子‧达生》: “然后入山林, 观天性……则以天合天, 器之所以疑神者, 其是与。” ▶ 郭象 注: “不离其自然也。” ▶ 唐 彭朝曦 《勤政楼视朔观云物赋》: “静以法地, 动而合天。”
- 合姓 合二姓为婚姻。 指婚娶。 ▶ 《国语‧晋语四》: “故异德合姓, 同德合义。” ▶ 韦昭 注: “合姓, 合二姓为婚姻。” ▶ 唐 权德舆 《唐故赠尚书右仆射李公墓志铭序》: “凡三合姓, 初曰 范阳 卢夫人 ……次 京兆 韦氏 二夫人。” ▶ 宋 梅尧臣 《悲书》诗: “虽死情难迁, 合姓义已重。”
- 合夥 见“ 合伙 ”。
- 合婚 1. 结为婚姻。 ▶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 齐 使 甘茂 于 楚 , 楚怀王 新与 秦 合婚而驩。” ▶ 清 李渔 《奈何天‧调美》: “才子佳人钮不来, 呆郎巧妇拆难开。 世事万般都可料, 只有这合婚的哑谜最难猜。” 2. 旧俗, 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 以卜八字是否相配, 谓之“合婚”。 ▶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要讲 玉郎 的八字儿, 就让公婆立刻请媒人送到姐姐跟前, 请问交给谁?还是姐姐自己会算命啊, 会合婚呢?” 冰心 《冬儿姑娘》: “那天我合婚去了, 她也知道, 我去了回来, 她正坐在家里等我, 看见我就问: ‘合了没有?’”
- 合声 1. 谓声音符合节奏。 ▶ 《周礼‧春官‧大胥》: “春入学, 舍采合舞, 秋颁学合声。” ▶ 郑玄 注: “合声, 亦等其曲折, 使应节奏。” ▶ 孙诒让 正义: “合声, 即合乐之声音也。” ▶ 北周 庾信 《灯赋》: “《楚妃》留客, 韩娥 合声。” 2. 和声;和鸣。 ▶ 唐太宗 《月晦》诗: “笑树花分色, 啼枝鸟合声。” 3. 犹齐声。 ▶ 唐 孙頠 《幻异志‧双圣灯》: “ 大历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 大众合声礼念, 西南近台见双圣灯。” ▶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 “歌阕, 合声赓赞, 叫声振席, 欢感闾里。” 4. 谓合二字成一字之音。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阐微》: “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 缓读则为二字, 急读则为一音, 悉本乎人声之自然。 证以《左传》之丁宁为钲, 句渎为谷;《战国策》之勃苏为胥。 于 三代 古法亦复相协。” ▶ 黄侃 《声韵略说》: “合声即反语, 谓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声。”参见“ 反切 ”。
- 合子 hézǐ生物体进行有性繁殖时,雌性和雄性生殖细胞互相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细胞。合子逐渐发育,成为新的生物体。◆ 合子hé zi①类似馅儿饼的一种食品。②同‘盒子’。
- 合壁 hébì指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而配合得宜。也指两种东西摆在一起对比参照:诗画~丨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