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观止矣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tàn guān zhǐ yǐ
【解释】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
【拼音码】tgzy
- 叹观止 见“ 叹为观止 ”。
- 矣 yǐ ㄧˇ1)文言助词(a.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如“由来久~”,“...
- 观止 guānzhǐ看到这里就可以不再看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为~。参看〖叹观止矣〗。
- 叹为观止 tàn wéi guān zhǐ 【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拼音码】twgz【灯谜面】小偷的伎俩【用法】连动式;作宾语;用于事情很容易做到【英文】acclaim as the peak of perfection
- 叹誉 赞叹称誉。 ▶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五伯》: “至于三国, 既无叹誉一言。” ▶ 汉 应璩 《百一诗》: “用等称才学, 往往见叹誉。” ▶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 “叹誉以为奇童。” ▶ 《宋史‧孙永传》: “ 韩琦 读其诗, 叹誉之。”
- 叹讶 惊叹。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雨血》: “途中遇雨, 沾衣履尽作血色, 比至 马 斋中, 方叹讶间, 天宇陡黑, 对面不辨。”
- 叹蜡 语出《礼记‧礼运》: “昔者 仲尼 与于蜡宾, 事毕, 出游于观之上, 喟然而叹……曰: ‘大道之行也, 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后因以“叹蜡”指感慨时间流逝, 理想不能实现。 ▶ 清 黄遵宪 《支离》诗: “技悔屠龙拙, 时惊叹蜡新。”
- 叹词 tàncí表示强烈的感情以及表示招呼、应答的词,如‘啊、哎、哟、哼n⑧拧⑽埂?叹服; tànfú称赞而且佩服:他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令人~。
- 叹老嗟卑 感叹年已老大而犹未显达。
- 叹诧 1. 嗟叹诧异。 ▶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低头增叹诧, 到口复嗢咽。 沮洳渍琴书, 莓苔染巾袜。”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蓟素秋》: “女知专为己来, 觳觫万状, 一时无可避匿, 猬伏床下, 竟为盗所搜得, 负女于背, 其去若飞……群以盗之此来真咄咄怪事, 方共叹诧, 而女之祖母已自 金阊 来, 得耗, 痛哭万端。” 2. 惊叹。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王莲舫》: “﹝ 荷娇 ﹞探怀出一镜畀女, 晶莹透澈, 光鉴毫发, 面纹历历可数。 曰: ‘以此相天下士, 当无遁形矣。 姊其宝之。 ’女归, 为父母备述颠末, 深为叹诧。”
- 叹羡 tànxiàn〈书〉赞叹羡慕。
- 叹诵 吟诵。 ▶ 《隶释‧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垂流亿载, 世世叹诵。”
- 叹美 赞美。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 “ 唐 末常御殿, 更无仗, 遇朔望, 特设之。 趋朝者, 仍给廊下食。 所以 郑谷 辈多形于诗咏叹美。” ▶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周贞女》: “媪又尽出衣饰陈诸庭, 益啧啧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