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左券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kě cāo zuǒ quàn
【解释】操:掌握;左券: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成功有把握。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拼音码】kczq
- 可 kě ㄎㄜˇ1)允许:许~。认~。宁~。2)能够:~见。~能。~以。不...
- 操左券 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 双方各执其一, 作为凭据, 左券由债权人收执, ...
- 操左券 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 双方各执其一, 作为凭据, 左券由债权人收执, 右券由债务人收执。 但亦有相反之说。 “操左券”比喻事成有把握。 ▶ 清 王韬 《英俄经营亚洲》: “其( 俄 )欲与 欧洲 呼息相通, 则必先建筑火轮、铁路使之四通八达;四通无所阻滞, 始可以操左券。” ▶ 王闓运 《陆建瀛传》: “ 河 决则必发帑银, 不塞不已, 可操左券取也。”亦省作“ 操券 ”。 ▶ 清 李调元 《制义科琐记‧元可操券》: “ 明 朝制艺, 确有分两, 作文和阅者皆可操券而取。” ▶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利权四》: “洋商运货入 中国 , 可豫定成本若干, 赢馀若干, 操券而来, 必如愿而返。” ▶ 勇立 《论排外不宜有形迹》: “由前之说, 则其国之兴, 可操券而必也。”
- 如操左券 见“如持左券”。
- 稳操左券 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当事人各执一联;左券就是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左券 zuǒquàn古代称契约为券,用竹做成,分左右两片,立约的各拿一片,左券常用做索偿的凭证。后来说有把握叫操左券。
- 如持左券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於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於秦韩,此其善於公而恶张子多资矣。”后以“如持左券”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 可擦 见“ 可叉 ”。
- 可搭扑 象声词。 ▶ 明 无名氏 《斩健蛟》第四摺: “黑洞洞四起生杀雾, 可搭扑用手揝住, 征服, 明晃晃刀起难遮护。”参见“ 可塔扑支 ”。
- 可擦擦 形容物体磨擦碰击声。 ▶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二摺: “打的他纷纷的皮肉开, 见他可擦擦拖将去。” ▶ 元 无名氏 《气英布》第四摺: “可擦擦枪迎斧万道霞光出。” ▶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二摺: “则俺这两只脚争些儿踏空, 可擦擦坠落红尘。”
- 可搭 亦作“可答”。 象声词。 ▶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摺: “则我这点钢枪可搭搠透他那三思台。” ▶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四摺: “可搭的把咽喉来当住, 諕得喒魂魄全无。” ▶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摺: “一双手可答地拖离宝殿, 滴溜扑捽下瑶阶。”
- 可敦 见“ 可贺敦 ”。
- 可掬 可以用手捧住。 形容情状明显。 ▶ 唐 韩愈 《春雪》诗: “遍阶怜可掬, 满树戏成摇。” ▶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 “哥哥, 你为何愁容可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 “尔日猝为 春涧 所中, 窘迫之状可掬。” ▶ 茅盾 《子夜》七: “一种过惯了吃租放债生活的乡下财主的神气满面可掬。”
- 可敬 kějìng[esteemed;worthy of respect;respected] 值得尊敬一个可敬的好人他向来是一个可敬的人
- 可控硅 可控硅 基本解释:又称“硅可控整流器”。具有阳极a、阴极c和控制极g的硅整流器件。阳极与阴极间加正电压时,只要很小控制极电流,器件即导通,呈小电阻,阳极电流将由输出电路决定,故很小控制极电流便可控制大功率的输出回路。广泛用于强电领域,小功率快速可控硅也常用于电子技术。
- 可新 犹可亲。 ▶ 《逸周书‧官人》: “诚勇必有可新之色。” ▶ 孔晁 注: “《大戴礼》‘新’作‘亲’。 案‘新’、‘亲’通。”参见“ 可亲 ”。
- 可据 可作依据。 ▶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如 淑贞 为 威姑 写遗像, 邻妪皆识之;又为 许氏 择墓地, 至今称曰 田螺坟 , 皆确凿可据者也。”如: 有案可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