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骛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疾驰。
▶ 《荀子‧礼论》: “故君子上致其隆, 下尽其杀, 而中处其中, 步骤驰骋厉骛不外是矣。”
▶ 杨倞 注: “厉骛, 疾骛也。”
- 厉 (厲)lì ㄌㄧˋ1)严格:~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行...
- 骛 (騖)wù ㄨˋ1)乱跑,奔驰:~望(放眼远望)。~骤(急速,急骤)。...
- 厉高 极高貌。
- 厉饰 亦作“厉饬”。 戎装, 军服。 一说, 佩猛厉之饰物。 ▶ 《礼记‧月令》: “﹝季秋之月﹞天子乃厉饰, 执弓挟矢以猎。” ▶ 郑玄 注: “厉饰谓戎服, 尚威武也。” ▶ 《吕氏春秋‧季秋》: “是月也……天子乃厉服厉饬, 执弓操矢以射。” ▶ 陈奇猷 校释: “谓佩猛厉之饰物, 备取禽也……饬, 饰通。”
- 厉鬼 lìguǐ恶鬼;鬼怪。
- 厉饬 见“ 厉饰 ”。
- 厉鸷 勇猛。 ▶ 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传‧康广仁传》: “ 南海先生 同母弟也。 精悍厉鸷, 明照锐断。”
- 厉风 1. 大风;烈风。 ▶ 《庄子‧齐物论》: “泠风则小和, 飘风则大和, 厉风济, 则众窍为虚。” ▶ 成玄英 疏: “厉, 大也, 烈也。” ▶ 唐 慧皎 《高僧传‧犍陀勒》: “ 勒 令执袈裟角, 唯闻厉风之响, 不复觉倦, 须臾至寺。”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郊坛大风》: “次晨厉风震荡, 从官辟易, 至不能成礼而罢。” ▶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故其平生, 如狂涛, 如厉风, 举一切伪饰陋习, 悉与荡涤。” 2. 指西北风。 ▶ 《吕氏春秋‧有始》: “西北曰厉风。” 3. 喻以高尚的行为激励影响。 ▶ 《隶释‧汉孝廉柳敏碑》: “君清节俭约, 厉风子孙。” II即疠风。 中医病名, 麻风病。
- 厊 yǎ ㄧㄚˇ1)〔厏(zhǎ)~〕见“厏1”。
- 厉音 声音严厉。 ▶ 《后汉书‧郅寿传》: “ 寿 以府臧空虚, 军旅未休, 遂因朝会讥刺 宪 等, 厉音正色, 辞旨甚切。”参见“ 厉声 ”。
- 厉阶 祸端。 ▶ 《诗‧大雅‧桑柔》: “谁生厉阶, 至今为梗。” ▶ 毛 传: “厉, 恶。” ▶ 《诗‧大雅‧瞻卬》: “妇有长舌, 维厉之阶。” ▶ 郑玄 笺: “阶, 所由上下也。” ▶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从微至著, 遂成厉阶。” ▶ 《明史‧郑履淳传》: “阍寺潜为厉阶, 善类渐以短气。” ▶ 梁启超 《新民议‧禁早婚议》: “纵一时之情欲, 即为后日堕落苦海之厉阶。”